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论李贽

封面

作者:朱永嘉

页数:351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07092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永嘉先生解读明代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论著。朱永嘉先生以八十七岁高龄, 精梳史料, 抉幽发微, 剖析了李贽的出身、仕途、交往以及为人宗旨和思想发展脉络, 尤其结合史事, 详尽解读了李贽《史纲评要》二十三条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评点, 展现了这位独立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风采。作为明史专家, 作者也对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作了深入阐述。朱永嘉先生一贯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读史旨趣, 行文时有针砭时弊、发人深省之处。

作者简介

朱永嘉,历史学者,前上海市委常委,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31年生,早年师从谭其骧、周予同、陈守实等文史名家,后从事秦汉史、三国史、明史等方面的研究。曾奉毛泽东指示组织校勘注释大字本古籍。著有《晚年毛泽东重读古文内幕》《论曹操》《读史求是》《刘邦与项羽》《商鞅变法与王莽改制》《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等。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朱永嘉先生解读明代思想家李贽的重要论著。朱永嘉先生以八十七岁高龄,精梳史料,抉幽发微,剖析了李贽的出身、仕途、交往以及为人宗旨和思想发展脉络,尤其结合史事,详尽解读了李贽《史纲评要》二十三条有关古代历史人物的评点,展现了这位独立启蒙思想家的言论风采。作为明史专家,作者也对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作了深入阐述。朱永嘉先生一贯秉持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读史旨趣,行文时有针砭时弊、发人深省之处。

目录

前 言 /01

上 篇 李贽的生平、思想与为人宗旨

开场白:从《明史》关于李贽的记载说起 /002

一、李贽的家世及其早年为官经历 /005

二、李贽在云南的任职经历 /014

三、李贽的致仕与出家为僧 /023

四、李贽著述的刊刻及其与耿定向矛盾的爆发 /037

五、关于李贽与耿定向争论的追溯 /047

六、李贽与耿定向的和解 /058

七、李贽的“童心说” /069

八、李贽论何心隐 /073

九、李贽对才、胆、识的议论 /080

十、李贽的佛教生活 /086

十一、李贽论友情 /103

十二、李贽晚年的读书生活 /107

十三、李贽关于文艺创作的观点及其对正史与诸子的评论 /116

十四、李贽晚年的交游 /126

十五、李贽晚年在山西的读书问学 /130

十六、李贽晚年的著述 /138

十七、李贽晚年在南京的三件事 /144

十八、李贽对儒家的批判 /149

十九、李贽《遗言》中的生死观 /157

二十、李贽之死 /165

下 篇 毛泽东晚年辑录《史纲评要》二十三篇释读

说 明:关于毛泽东晚年阅读李贽《史纲评要》 /174

第一条 评管仲 /178

第二条 评吴起 /181

第三条 评商鞅、申不害 /186

第四条 评商鞅不从赵良劝说 /190

第五条 评孟子不言利 /194

第六条 评范雎说秦王 /199

第七条 评荀况之学 /220

第八条 评韩非 /227

第九条 评吕不韦 /239

第十条 评秦始皇置郡县 /250

第十一条 评李斯焚书之议 /261

第十二条 评秦二世胡亥继位 /273

第十三条 评赵高杀李斯 /283

第十四条 评子婴杀赵高 /293

第十五条 评刘邦痛骂郦食其 /297

第十六条 评刘邦击筑自歌 /301

第十七条 评董仲舒 /307

第十八条 评盐铁之议 /313

第十九条 评儒生献谶 /319

第二十条 评曹操 /324

第二十一条 评曹操之陈留起兵 /329

第二十二条 评曹操建安十五年令 /333

第二十三条 评诸葛亮 /341

附:读《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34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论李贽》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9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