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第二辑)

封面

作者:王维平

页数:408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947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此书稿为王维平主持的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KS005)“解释学视角的《资本论》经济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成果之一。本书稿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和在剩余价值、群众路线、解放学说、生态哲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作者结合时代特征,论述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

作者简介

王维平,1988年5月评为讲师,1995年1月评为副教授,1999年4月破格评为教授。1982年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政府行政绩效研究中心研究员、甘肃省委理论宣讲团成员,独立或以本人为主,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公共关系原理与应用》独著(1992,2009)《当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独著(1996)《企业形象塑造论》独著(1998)《企业战略概论》独著(2001)《构建西北基础设施新体系》主编(2003)《经济政策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独著(200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典文献导读》主编(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价值研究》主编(2011)等专著五部、教材五部。其中,《公共关系原理与应用》被选为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

本书特色

此书稿为王维平主持的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4XKS005)“解释学视角的《资本论》经济哲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成果之一。本书稿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价值和在剩余价值、群众路线、解放学说、生态哲学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作者结合时代特征,论述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

目录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是跨越时空的(1)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特征(1)

第二节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跨时空贡献(4)

第三节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跨时空贡献(15)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批判精神的哲学诠释(26)

第一节对于批判概念的诠释(26)

第二节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30)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维度(35)

第四节批判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45)

第三章比较视域下的马克思分工学说(58)

第一节马克思之前的分工学说(58)

第二节马克思的分工学说(65)

第三节马克思分工学说与历史唯物主义(71)

第四节在比较中再次认识马克思的分工思想(75)

第四章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及其当代启示(84)

第一节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84)

第二节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涵(92)

第三节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的丰富内容(96)

第四节马克思生产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106)

第五章马克思的劳动观及其当代意义(111)

第一节马克思的劳动理论的生成:异化劳动理论(111)

第二节马克思劳动观的完善(118)

第三节马克思科学劳动观的确立(122)

第四节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当代意义(133)

第六章马克思经济全球化理论及其价值研究(137)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理论起源与实践进程(137)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内容结构与本质剖析(143)

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与解放(154)

第七章马克思社会进步观与当代发展(166)

第一节马克思社会进步观概述(166)

第二节马克思社会进步观的展开(179)

第三节马克思社会进步观的当代价值(186)

第八章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201)

第一节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相关概念界定(201)

第二节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脉络(206)

第三节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与特征(213)

第四节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220)

第九章马克思宗教思想及其时代价值(228)

第一节马克思宗教思想的来源追溯(228)

第二节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归纳梳理(233)

第三节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当代启示(245)

第十章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及其当代启迪(257)

第一节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形成(258)

第二节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内涵展开(267)

第三节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层次分析(272)

第四节马克思人的解放学说的时代启迪(284)

第十一章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287)

第一节恩格斯自然观的文本解读(287)

第二节恩格斯自然观的哲学图景(299)

第三节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启示(313)

第十二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启示(318)

第一节群众及群众观的概念界定(318)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本质内涵和核心内容(322)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及其发展(332)

第四节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发展(337)

第五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现实意义(339)

第十三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我国自主创新道路(3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科学技术观(346)

第二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349)

第三节对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基本特征的思考(356)

第十四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67)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述真(367)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省察(370)

第三节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致思(374)

第四节小结(376)

第十五章马克思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377)

第一节社会结构理论与全面协调发展(377)

第二节社会变革的考察与科学发展(382)

第三节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385)

第十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显著特征(388)

第一节发现与坚持真理(388)

第二节发展与推进真理(394)

第三节探索与延续真理(400)

参考文献(40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价值研究-(第二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9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