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德华著
页数:473页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51428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评论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要网上思想文化阵地。但在网络评论写作时,多数人还是以报评的思维写网评,自认为把报纸的文章搬到网上就是网评,却忽视了网评的交互特性。于是文章传不出、传不开、传不远。
作者参与了国内系列重大网评实践,从中总结出网络评论写作规律,告诉读者“如何把网络评论写得活生生”,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向网民学习,如何做标题等等。文中还摘选了作者近两年来参与网评实践的网评精品,其中许多被国家级各大网评刊发并转载,有的引起巨大反响。这部书稿,对指导如何写好网评文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作者简介
王德华,国家网信办调研员,网评时评人;在新华网、环球网和中国青年网开有“名家专栏”,代表作:《毕福剑欠全国人民一个道歉》;自媒体头条号“火星方阵”两年阅读量达6亿次;荣获2015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称号,《抗战阅兵邀请安倍,这是一个好主意》获2015年度正能量作品奖;次年再下“双黄蛋”,荣获2016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称号,《不尊重中国的西方记者不值得尊重》获2016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作品奖。
本书特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网络评论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也是新时代我们党的重要网上思想文化阵地。但在网络评论写作时,多数人还是以报评的思维写网评,自认为把报纸的文章搬到网上就是网评,却忽视了网评的交互特性。于是文章传不出、传不开、传不远。
作者参与了国内系列重大网评实践,从中总结出网络评论写作规律,告诉读者“如何把网络评论写得活生生”,包括如何选题,如何向网民学习,如何做标题等等。文中还摘选了作者近两年来参与网评实践的网评精品,其中许多被最各大网评刊发并转载,有的引起巨大反响。这部书稿,对指导如何写好网评文章,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目录
爱国主义篇
美国教授为何害怕咬文嚼字的孔子?
纪念抗战不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香港不能成西方反华势力的桥头堡
英美在港推销“民主”,老殖民者的虚伪
“占中”者为什么怕贴上“颜色革命”标签
对王晶,要刮目相看
谁在拿抹黑孔子学院当“投名状”
美促安倍谢罪,这双簧中国不看也罢
荣誉也许会迟来,但决不会被忘记
愿天堂也有美酒二锅头
日本掩盖罪行是向伤口撒盐
抗战阅兵邀安倍,这是个好主意
日又拿南京大屠杀说事没好下场
美国不是天堂,中国不是地狱
纪念抗战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缅怀先烈是感恩也是警醒
楚天评:打一场捍卫网络上甘岭的英雄保卫战
为“神风特攻队”申遗再多辩驳都是掩饰
保卫英雄就是保卫我们的信仰
编雷锋“黄”段子,安的什么心
抹黑英烈者究竟意欲何为
守护英雄,更要痛打“凿船党”
铭记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追寻英雄更是为了感恩英雄
没有激浊扬清哪来起立鼓掌
决不能让谁说爱国谁受伤
决不能让爱国青年黯然落泪
习主席谈抗战谈到咱心坎上
日本的悲情显得太假
他们用生命来诉说信仰
用阳光跟帖点赞大阅兵
为特赦叫好、为祖国喝彩
安倍用缺席“忘记抗日战争”
指尖传递正能量,网络助V大阅兵
向抗战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安倍来不来,真相就在那
让爱国热情与网络生生不息相伴相随
共产党的抗日故事无疑更精彩
国耻日应该知耻而后勇
致敬致远舰:铭记我们民族的悲壮
……
治国理政篇
军事国防篇
文艺评论篇
舆论交锋篇
全球治理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