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李颀诗歌校注-(全二册)

封面

作者:(唐)李颀著;王锡九校注

页数:891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11266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李颀诗歌校注》三卷,唐李颀著,王锡九校注。李颀,盛唐诗人,颍阳(今河南登封市)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任新乡县尉。久不得迁,便辞官归隐东川。其诗尤以边塞诗著称,通常被列入盛唐边塞诗人。李颀的七古成就很高,与王维、高适和岑参并称为“王李高岑”。殷璠《河岳英灵集》称李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杂歌咸善,玄理zui长。至如《送暨道士》……足可欷歔,震荡心神。”《新唐书·艺文志》和《直斋书录解题》并录《李颀诗》一卷,然未见宋元刊本流传。今所能见的zui早刊本为明正德年间的刻本。《全唐诗》所录李颀诗为zui多zui全者,故《李颀诗歌校注》以《全唐诗》本为底本,校以正德刊本以下八种刻本或抄本,并参校了《文苑英华》和《唐文粹》等总集。注释主要为训释词语,注明典故,交代史实,并略述诗意。在注释之后,另立笺评,辑录历代笺评鉴赏资料。书末附录李颀的研究资料。

作者简介

王锡九,1953年11月出生,安徽天长人,教授。197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师从刘学锴老师、余恕诚老师。同年考取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唐宋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唐圭璋先生、孙望先生。1981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任扬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在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工作,二级教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1月退休。从事高等师范院校教学和研究工作三十五年。发表过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四十余篇,发表了古代诗、词、赋、散文欣赏文章三十余万字,在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整理类著作有:

《常建诗歌校注》(中华书局,2017年。)

《李颀诗歌校注》(全二册)(中华书局,2018年。)

《松陵集校注》(全六册)(中华书局,即出。)

学术著作《唐代的七言古诗》《皮陆诗歌研究》分别获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金元的七言古诗》、《宋代的七言古诗》(北宋卷、南宋卷)分别获江苏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刘克庄诗学研究》获华东地区古籍出版图书二等奖。

本书特色

李颀,盛唐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曾隐于东川别业,人称李东川。
李颀只做过很小的官,但他的诗歌在当时就被人传诵,广为唐人所编纂的诗歌选集收录。如果唐代的诗歌也有排行榜的话,那么李颀的诗歌有很多是可以上“热搜”的。如芮挺章《国秀集》天宝三载(744)编定,选录盛唐诗人的作品,其中“新乡尉李颀”选录了4首,当时李颀的官职仅仅是新乡县县尉。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诗截止天宝十二载(753),选录李颀诗歌14首。殷璠盛赞李颀,并对怀才不遇的诗人予以很大的同情,称“惜其伟才,只到黄绶”,如此,则李颀当卒于天宝十二载(753)之前,且终身沉抑下僚。
李颀和“边塞诗人”高适、“七绝圣手”王昌龄、“草圣”张旭、“诗佛”王维是好友,彼此互有赠答,就像现在的朋友圈互为转发和点赞。李颀有《赠别高三十五》《送王昌龄》《赠张旭》。王维有《赠李颀》:“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
从李颀的朋友圈和后人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其人。
李颀称高适“饮酒或垂钓,狂歌兼咏诗”,大概李颀本人也同样是过着渔隐和诗酒的生活。诗云“忽然辟命下,众谓趋丹墀”,也就是说,高适得到了朝廷的征召,即将要脱离他们的诗酒朋友圈了。
王昌龄入仕大概也较李颀要为顺利,《送王昌龄》云:“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当王昌龄顺着运河离去的时候,惟有李颀还淹留在“野寺”中,伴随着那孤独的青山和明月。
《赠张旭》云:“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又云:“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千年而下,我们依然可想见张颠的风流洒脱。李颀的诗歌里,张旭持蟹对酒,爱在洁白的墙壁即兴狂书,爱看成仙炼丹的道家典籍,这其实也折射出李颀的兴趣志向。
除了诗人、书法家、方外人士,李颀还与许多音乐家有来往,深得音乐三昧。如《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琴歌》等,都脍炙人口,后皆收入《唐诗三百首》了。
殷璠《河岳英灵集》摘录李颀的警句“大道本无我,青春常与君”“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称李颀诗歌“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白居易对元稹的《放言》诗极为称赏,认为“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但也不得不承认:“唯李颀有云:’济水至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之矣。”
其实李颀的诗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后世论诗者尤其称赏其边塞诗,将李颀与高适、王昌龄、岑参并列为唐代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李颀《古从军行》云: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此诗后人评价甚高,刘学锴先生说:“李颀这首《古从军行》,表现的是时代重大主题,但全篇仅十二句,境界广阔,格调苍凉沉郁。诗的音节声调与感情的起伏变化配合得非常好,显示出声与情的高度和谐。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篇末的警策语更使全篇在高潮中收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长久的思索。”
李颀虽然仕途不顺利,但他还有其他的道路可走,这同样也是盛唐诗人的精神栖居方式:诗酒相伴,隐居修道,饵服丹药。同为盛唐诗人,人生道路亦多有不称意的地方,谪仙人李白最终未能走通,李颀却走过去了。王维称李颀“好颜色”,不过,这其实是因为服食丹药而中毒的表现。

目录

前言
凡例
李颀诗歌校注卷一
五言古诗
湘夫人
塞下曲
古塞下曲
渔父歌
东京寄万楚
寄焦炼师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寄万齐融
赠张旭
赠苏明府
登首阳山谒夷齐庙
谒张果先生
光上座廊下众山五韵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宋少府东谿泛舟
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
送刘四
送裴腾
送司农崔丞
送崔侍御赴京
……
李颀诗歌校注卷二
李颀诗歌校注卷三
附录 李颀研究资料辑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李颀诗歌校注-(全二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7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