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诚
页数:410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50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梁漱溟从中学时代即投身革命,而后从事乡村建设,参与组建民盟,乃至建国后与领袖公开冲突,其目的都在于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与重建新社会组织构造,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书紧紧围绕1949年前梁漱溟如何重建社会组织构造与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对其一生的社会政治思想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对其一生言行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梁漱溟生平及选题依据与现实意义。第一章,解析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坏境,把其社会政治思想置于所处之时代。第二章,分析梁“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的逻辑起点,即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认识。第三章,阐释梁对社会组织构造之崩溃与中国问题之产生的认识。第四章,说明梁对不同建国纲领之辨析。第五章,解析梁以乡村建设为基重建中国社会的新组织构造。第六章,阐释梁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与建构中国式政治制度的思想。第七章,分析梁面对中共建国后的反思。结论部分,总结梁的思想困境及当代意义。 总之,梁漱溟一生对中国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另类创造性的选择方案,这即是研究其社会政治思想意义之所在。
本书特色
梁漱溟从中学时代即投身革命,而后从事乡村建设,参与组建民盟,乃至建国后与领袖公开冲突,其目的都在于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与重建新社会组织构造,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本书紧紧围绕1949年前梁漱溟如何重建社会组织构造与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对其一生的社会政治思想做较为系统的梳理,对其一生言行做一个合理的解释。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梁漱溟生平及选题依据与现实意义。最章,解析清末民初的社会政治坏境,把其社会政治思想置于所处之时代。第二章,分析梁“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的逻辑起点,即对中国传统文化之认识。第三章,阐释梁对社会组织构造之崩溃与中国问题之产生的认识。第四章,说明梁对不同建国纲领之辨析。第五章,解析梁以乡村建设为基重建中国社会的新组织构造。第六章,阐释梁培养中国式新政治习惯与建构中国式政治制度的思想。第七章,分析梁面对中共建国后的反思。结论部分,总结梁的思想困境及当代意义。
总之,梁漱溟一生对中国问题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另类创造性的选择方案,这即是研究其社会政治思想意义之所在。
目录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梁漱溟(代序)绪论 重构现代思想史上的梁漱溟第一章 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社会困境 第一节 帝制崩溃与共和乱象 一、帝制崩溃,秩序未立 二、民主共和,乱象丛生 第二节 儒学式微与现代化困境 一、儒学式微 二、现代化困境 第三节 梁漱溟之选择 一、从立宪到革命 二、由西方到东方第二章 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之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之特点 一、文化之早熟 二、以道德代宗教 三、文化早熟之“五大病” 第二节 文化早熟下之社会组织构造 一、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之社会结构 二、“融国家于社会” 第三节 传统中国社会之政治习惯 一、徇于人情——缺乏法治精神 二、昧于协商——缺乏组织能力 三、失于条理——缺乏纪律习惯 四、重于私德——缺乏公共道德 第四节 对于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判断之再反思 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与社会史之论战一 二、梁漱溟的问题:秦汉后之传统社会与清末民初之巨变第三章 “秩序的饥荒”——社会构造崩溃后的中国问题 第一节 中西交通后逐渐崩溃之社会组织构造 一、崩溃之中的社会组织构造 二、一个典型案例:日本何以能过渡成功 第二节 “日趋崩溃,向下沉沦”之中国问题 一、“文化失调”之中国 二、“欲标其名”——帝国主义问题 三、“合于不倒翁的原理”——军阀问题 四、中国问题之初步解决方案 第三节 值得反思之问题:陷入“西方中心论”窠臼第四章 梁漱溟对不同建国纲领之辨析 第一节 中国旧制度之路 第二节 欧洲近代民主政治之路 一、西洋政治制度之魅力 二、不成功之由:不合民主政治之本质 三、暂时不能成功:物质条件之不够: 四、永远不能成功:根本精神之不合 五、对梁漱溟辨析之再检讨 第三节 俄国共产党发明之路 一、阶级基础难 二、革命对象难 三、理论统一难 四、对梁漱溟辨析之再检讨第五章 乡村建设——重建中国社会新组织构造之运动 第一节 从事乡村建设之原由与目的 一、乡村建设运动之源起 二、不满于乡村建设运动之现状 三、相同之问题:梁漱溟与毛泽东不同之选择 四、从事乡村建设运动之目的 第二节 新的团体组织生活——乡村组织 一、传统社会之乡约及其补充改造 二、从理性求组织:乡农学校 第三节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失败根源之再检讨 一、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乡村建设与现政权之矛盾 二、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乡村建设与传统乡土社会之矛盾 三、力量之不能统一——乡村运动背景之复杂与迥异之主张第六章 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与政治制度 第一节 如何培养“中国式的新政治习惯” 一、新习惯养成于“社会本位的教育” 二、培养政治习惯与解决经济问题之互动 三、培养新政治习惯要合乎旧伦理精神 第二节 “中国式”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宪政”之路 二、“中国式”民主——“人治的多数政治”与政教合一 三、建国之路——地方自治 四、“中国式”的政党制度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革命建国三大贡献与梁漱溟的自我检讨 第一节 一生梦寐以求的建国任务何以被共产党完成 一、建立了统一稳定之政权 二、团体生活代替了伦理组织 三、透出了人心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反思 一、坚持中国特殊论,缺乏阶级立场 二、片面强调无秩序,要联合回避武装斗争 三、没有真正完成知识分子与农民之结合 第三节 晚年立场:坚守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本位余论 “中国建国之路”——梁漱溟的思想困境及其当代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会与国家-梁漱溟的政治哲学》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82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