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刑事案例论辩策略与技能训练-(第二版)

封面

作者:叶衍艳著

页数:228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02202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刑事案例论辩策略与技能训练(第二版)/检察业务实训丛书》内容涵盖了刑事案例论辩的价值定位、基础性策略及各种技能等。既有非常具体实用的技能介绍,又有第一第一体技能的理论提升和思辨方法总结;既全面介绍了案例论辩的各种方法,又细致区分了这些方法哪些是真实法庭论辩可借鉴的,哪些是和真实法庭论辩所不同的。

作者简介

  叶衍艳,女,1980年2月出生,福建省政和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现任华宇元典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法律研究院业务专家,十五年从检经历,曾获评第四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及优秀辩手、首届全国检察ji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首届全国公诉人对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团队一等奖及个人第一第一辩手。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既有非常具体实用的技能介绍,又有具体技能的理论提升和思辨方法总结;既全面介绍了案例论辩的各种方法,又细致区分了这些方法哪些是真实法庭论辩可借鉴的.哪些是和真实法庭论辩所不同的。我相信,在越来越关注提升公诉人和律师论辩能力的今天,该书的出版一定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衍艳老师的法庭辩论实训课,在历次培训评估中都名列前茅,尤其是运用上位概念和底线逻辑的技巧,让人终生受用。如果推荐一个优秀的实训老师和实训课程,我首先想到的是叶衍艳和她的法庭辩论课。
——李继华(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全国检察机关公诉业务技能实调试点基地负责人)

★对于论辩,叶衍艳无论是全国大学生论辩赛还是全国公诉人论辩赛,她都如鱼得水,且功力日深,实现了从选手到教练、教师的华丽转身。说到教师,她既是名师,也是明师,在“名”与“明”的融通中,这本书的精彩与指导实务的精准毋庸置疑!不容错过!看到她把多年来积累升华提炼的论辩“玉女心经”以专著呈现和分享,我真是无比的感慨和庆幸!感慨于她的勤奋和悟性,庆幸于作为战友的同行者可借鉴使自己多一种思考的角度,后来者站在这巨人的肩膀上又可走得更远些!
——武广轶(第五届全国十佳公诉人,第1期全国检察机关公诉实训班学员,实训教师)

★案例论辩是思辩与法理之间的桥梁,在法理碰撞中遇见思辩之美,在思辩交锋中尽显法理精髓。
叶衍艳讲授的案例论辩充分揭示了这种美和精髓,并通过底线逻辑拆分、上位概念挖掘等方法,深刻地告诉大家完美的桥梁究竟应当如何构架。
——姜淑玲(第四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北京市检察业务专家,实训教师)

★很早以前我就特希望叶衍艳老师能出本关于案例论辩的书,因为听完她的讲授,作为一名公诉人,作为一名辩手,我真诚地认为她在案例论辩这个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累积的经验暂时无人能及。这是一本期待已久的好书,对公诉实务能力的增强以及竞技论辩水平的提高都必然大有裨益。
——赵鹏(第五届全国优秀公诉人。第二期全国检察机关公诉实训班学员,
第二届全国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团体一等奖参赛队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案例论辩的意义、技能定位及整体发展
一、案例论辩的意义
二、案例论辩的技能定位
三、案例论辩的整体发展

第二章 案例论辩的基础性策略
一、评委和听众中心主义
二、立体辩驳的构架
论辩题:关朋、陆海诈骗案
论辩题:王小丽故意杀人案
论辩题:张某挪用公款案
论辩题:钱某抢夺案
论辨题:王强故意杀人案
论辨题:李伟受贿案
论辨题:恋爱风波
论辩题:王老师的心愿
论辩题:王宏盗窃案
论辩题:喜宴上的不义之财
论辩题:高利贷的诱惑
论辨题:陈刚玩忽职守案
论辩题:冲动的代价
论辩题:汪海家庭暴力案
三、概念的挖掘
论辩题:马强诈骗案
论辩题:张晓林受贿案
论辩题:张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论辩题:王文过失致人死亡案
论辩题:李平重伤案
论辩题:荒唐的婚姻

第三章 案例论辩分阶段的技能
一、案例论辩的整体性要求
二、开篇立论阶段
论辩题:赵金兰过失致人死亡案
论辩题:当买官遇到骗子
论辩题:王强故意杀人案
论辩题:汪海家庭暴力案
论辩题:高峰抢劫案
论辩题:丁大伟盗窃案
论辩题:苏强绑架案
论辩题:一盒蛋糕的纠纷
三、自由辩论阶段
论辩题:李芳交通肇事案
论辩题:陈明和赵辉抢劫案
论辩题:爱情的苦果
论辩题:李平重伤案
四、总结陈词阶段
论辩题:陈明和赵辉抢劫案
论辩题:王宏盗窃案
论辩题:王强故意杀人案
论辩题:公私兼顾的“聪明人”
论辩题:王老师的心愿
论辩题:爱情的苦果
论辩题:王文过失致人死亡案
论辩题:丁大伟盗窃案
论辩题:张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第四章 短时间寨例论辩的准备方法
论辩题:被告人马天龙运输毒品案
论辨题:李小武抢劫案

第五章 团体案例论辩的特殊要求
一、团队论辩和个人论辩的区分
二、团队论辩的配合技巧
第一场:王文过失致人死亡案
第二场:陈刚玩忽职守案

节选

  《刑事案例论辩策略与技能训练(第二版)/检察业务实训丛书》:  (3)关于错误认识。如果控辩双方仅停留在前述的基于赌局还是骗局产生的认知是否错误的争辩中,则始终难以说服听众和评委。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提出错误认识的概念,例如控方可以认为“明知事实真相而不再为之”即为错误认识,本案巾壬淑贞若明知有人控制瓜子数是绝对不会参与的,因此这就是错误认识。  (4)关于自愿交付财物。这里实际上涉及两个概念,一个是自愿+一个是交付什么足自愿,什么是交付,若停留在概念表层和简单的事实层面,控方就只能说没有反对这就是自愿,他人实际控制了财物这就是交付。辩方则反驳心动不如行动,默许不代表自愿,赌博巾的下注行为不是交付。若再深入一层,采用概念挖掘的方式,则可以进一步定义.控方认为自愿包括事前的默认·辩方则可认为事前的默认必须得到事后的追认才属于自愿,本案王淑贞事后未追认不是自愿;控方认为转移占有即为交付,辩方则可认为转移占有且需排除所有权人的控制才是交付,本案王淑贞作为所有权人始终站在财物边上并未失去控制,因此不是交付。当然.控辩双方可以有不同角度的不同定义方法,控方也可以根据辩方的概念提出新的概念进一步探讨,控制是形式判断还是实质判断,认为本案一拿出财物实质即被王强等人控制,王淑贞已然失去控制,这仍然是交付。在这一轮的争辩中,依旧是概念的有无、严谨,甚至多少,决定了控辩双方的胜负。  根据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构成转化型抢劫。因此这道辩题,除了在上述关于是否构成诈骗的前提条件进行争论外,论证是否构成转化型抢劫还有另外的构成要件可供分析,即是否是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是否是窝藏赃物。在这些构成要件基本点上并非铁板一块没有探讨争论的空间。例如,关于”窝藏赃物“,事实层面,控方认为保护诈骗所得财物即为窝藏赃物;辩方认为保护自己赢得的赌资不属于窝藏赃物。深入概念层面,辩方认为根据我国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窝藏罪是指为他人犯罪所得赃物提供藏匿场所,刑法用语必须遵从体系解释的基本原则.本案是自己违法所得不能认定为窝藏赃物。控方除了可以举例反驳外,从概念角度可以认为窝藏赃物是指保护违法或犯罪所得的财物的实质占有状态.应当从实质解释出发进行理解。由此,双方概念的界定可能产生进一步争议,体系解释和实质解  I释冲突时如何处理等。  从上述一道辩题的试拆分举例可以充分看出,一场论辩的争议焦点往往集中在许多法律概念上,因此概念的挖掘是案例论辩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策略。所谓概念的挖掘,说直白了,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下定义“的方法。下定义的时候,必须考虑自己的定义除了有利于己方论证外,是否能有效防止对方的攻击。己方下的定义,辩方会怎样同驳,从哪个层面回驳,并做好充分的应对。例如非法占有目的,辩方的基本逻辑是认可定义本身,但从事实层面出发反驳不符合定义,从而又回到事实的争辩呢,还是辩方会直接反驳这种定义的不够严谨,而变成对定义科学性的探讨?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定义才能为我所用,变成攻防兼备的秘密武器。  概念挖掘的具体方法和要求:(1)紧密围绕犯罪构成要件展开,日构成要件的拆分越精细越好;(2)结合案例事实,构成要件中此罪和彼罪、罪和非罪等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地方通常就是需要下定义的地方,争议越大,越需要重视:(3)所下定义需有法律依据,符合法理,且合乎情理,根据案件的具体事实经过适当改造或在不同定义中的精心选择,能够有效在本案中说明己方立场,反驳对方立场,并有较强的抵抗攻击能力,能够自圆其说;(4)定义要简沽清晰易懂,尽量以法言法语予以表述.忌大段论述或过于学理生僻。可见,这种概念挖掘的过程极其考验一名辩手的法理功底,语育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一道案例论辩题,有的时候围绕构成要件精细化拆分后的争议焦点众多,因此概念挖掘也众多,关于某个概念的争辩往住可以发展为一个战场的争辩。在日常的训练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多拆分概念,多寻找战场,但在真实的案例论辩中,由于时间有限,很多时候不可能在一场论辩中展开所有有争议的概念,往往只能选择重点展开。关于一场案例论辩如何确定战场及转化的问题,我们将在其后的自由论辩技能中专项探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刑事案例论辩策略与技能训练-(第二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