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传媒监督的法治

封面

作者:陈柏峰著

页数:192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97119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传媒监督的法治》分为上下两编及附录:上编(第yi章至第四章)是对传媒监督个案的分析;下编(第五章至第六章)是对传媒监督法治的一般性讨论;附录一章虽不直接涉及传媒监督,却是作者关注法治案件舆论和评论的起点,故附录于此。《传媒监督的法治》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案件为主要研究对象,遵循从实践出发、经验本位的基本研究立场,力图在对传媒监督案件进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把握传媒监督的运作逻辑和效果,探究传媒监督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展开更为多面性、包容性的讨论,反思当前我国传媒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导和规制传媒监督的法治化建议,以期将传媒监督纳入法治轨道。

作者简介

陈柏峰,1980年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基层法治研究所所长,青年长江学者。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德华访问学者,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兼任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基层治理,著有《乡村江湖:两湖平原“混混”研究》《乡村司法》等。

本书特色

“江歌-刘鑫案”“宜黄事件”“药家鑫案”等事件流,媒体在司法讨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媒体提供的可能是剪裁过的世界,但却使民众的法律表达、法律观念得到了展现和交锋。
《传媒监督的法治》以传媒监督的法治为主题展开研究,厘清相关社会因素和制度条件对传媒监督的影响,深入揭示传媒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中的原因,总结传媒监督的一般规律及其对法治的挑战,对传媒监督的法治进行描述和批判。

目录

前言

上编

第一章监督偏差:“宜黄事件”

一、“宜黄事件”及相关传媒监督

二、传媒监督的信息真实性检讨

三、传媒监督的角色中立性检讨

四、传媒监督的偏差及其原因

五、法治社会的传媒监督立场

第二章传媒角色:药家鑫案

一、药家鑫案的民愤

二、传媒对民愤的刺激

三、群体极化效果下的传媒角色

四、药家鑫免死的“本土资源”

五、从个案效果反思传媒角色

第三章法治生态:唐慧连环案

一、唐慧的策略:上访

二、维稳压力下的司法

三、民粹主义的盛行

四、媒体介入的后果

五、《南方周末》的颠覆

第四章冲突呈现:城管执法

一、从城管执法的形象说起

二、城管综合执法体制的形成

三、城管街头执法的冲突

四、执法冲突的结构性原因

五、执法冲突的传媒表达

六、执法冲突的呈现与弥合

下编

第五章传媒的商业性

一、传媒商业性的一般原理

二、传媒商业性的内部机制

三、互联网传媒的利益场

四、传媒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反思

第六章传媒的政治性

一、传媒公共性的预设与现实

二、传媒政治性的实践

三、当前中国传媒的政治性

四、传媒政治性的规制现状

五、传媒政治性之法律规制的建议

结语

附录泛道德化:佘祥林冤案

一、佘祥林冤案及公、检、法机关的反思

二、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言说及其社会效果

三、司法教条主义

四、泛道德化话语

五、中国基层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条件

六、中国上诉司法的功能

七、警惕教条主义与泛道德化话语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传媒监督的法治》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