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林著
页数:184页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80217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涉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智慧城市、城市与文化之间关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第二章为智慧城市概述,涉及智慧城市相关理论、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以及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第三章为传统文化与城市的发展,主要阐述了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功能及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第四章为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关系,探讨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论述互动共赢的必然性与可行性;第五章为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路径,旨在探究实现两者互动共赢的路径;第六章为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保障体系,探讨建立全面的保障体系,助力智慧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
作者简介
李林 女,云南普洱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专任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文化及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7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等多项研究工作。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智库重要成员,先后完成多篇重要咨询报告;参与湖北省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及全国多地文化产业规划和文化项目策划工作。出版学术著作5部;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本书是在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文化缺失、千城一面等问题,尝试以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式社会发展智慧为切入口,梳理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脉络,厘清城市与文化、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二者良性互动、和谐共赢的发展路径,以期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双赢,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城市的建设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我国在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还积极倡导在智慧城市建设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016年5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社会技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中,如何处理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间的关系,如何实现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共赢,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从而构建“中国智慧”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中国模式”等,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本书针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文化缺失较为突出的现象,以传统文化中关于社会发展的智慧为切入点,旨在厘清智慧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二者之间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和谐共赢,探索中国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模式。在理论方面,该研究有助更新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理论,丰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与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研究成果,有利于继续发扬我国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优势,探索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发展道路;在实践方面,该研究有利于促进我国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和谐共赢,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国特色智慧城市的建设,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为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对策和建议。
目录
第一节国外研究综述/2
一、智慧城市基础理论研究/2
二、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研究/9
三、城市发展和文化相关研究/13
四、智慧城市相关研究简评/17
第二节国内研究综述/19
一、智慧城市相关研究/19
二、城市与传统文化的相关研究/39
第二章智慧城市概述/49
第一节智慧城市相关理论/50
一、智慧城市的产生背景/50
二、智慧城市的内涵/55
三、智慧城市的价值/58
第二节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案例/62
一、国外案例/62
二、国内案例/71
第三节智慧城市的未来趋势/76
一、生态型智慧城市/77
二、融合型智慧城市/78
三、人文型智慧城市/79
第三章传统文化与城市的发展/83
第一节传统文化概述/84
一、传统文化的释义/84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85
三、传统文化的内容/90
四、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94
五、传统文化的复兴及意义/97
第二节传统文化的功能/101
一、精神塑造功能/101
二、价值导向功能/103
三、民族凝聚功能/103
四、教育认知功能/104
第三节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105
一、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理念的作用/105
二、传统文化对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作用/107
三、传统文化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109
四、传统文化对城市生态保护的作用/111
第四章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关系/115
第一节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理论探讨/116
一、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116
二、智慧城市与文化的关系/118
三、文化城市与智慧城市/119
第二节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社会意义/122
一、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22
二、有利于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124
第三节推进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紧迫性/127
一、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概况/127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130
第五章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路径/135
第一节创新理念引领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136
一、创新理念的重要性/136
二、人文理念指导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138
三、以生态理念指导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141
第二节智慧技术推动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143
一、以智慧技术促进城市发展/144
二、以智慧技术创新传统文化发展/146
第三节智慧产业实现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共赢/152
一、以智慧产业推动智慧城市经济发展/153
二、以智慧产业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154
第六章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保障体系/159
第一节建立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保障体系的重要性/160
一、是促进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实施的重要前提/160
二、有利于保证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正确方向/161
三、有利于提升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发展质量/162
第二节建立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保障体系的建议/162
一、建立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发展战略保障/163
二、加强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实施与评估保障/167
三、完善智慧城市与传统文化互动共赢的发展与服务保障/170
参考文献/174
后记/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