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周立雷著
页数:353页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69106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现代人应怎样学写格律诗 ; 跟我学格律诗 ; 佳句集锦 ; 附录。格律诗主要有五绝、五律、七绝、七律。
本书特色
一本学写格律诗的示范读本。
一本采用《中华诗韵》写作格律诗的新韵格律诗集。
一本记录草根平凡而丰富的“诗意人生”的心血结晶。
一本以亲身写作实践教你学会写格律诗的速成示范读本。
一本实践并推广采用《中华诗韵》学写格律诗的入门教材。
为方便读者尽快学会写作格律诗,书中除简洁精要讲解了采用新韵《中华诗韵》学写格律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还对诗集的每首诗作由编者撰写“写作导读”,点评剖析作品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诗后附有诗友雅合并佳作及写作背景材料以供学写参照。同时在书末附录中为读者提供了采用《中华诗韵》学写格律诗第一的相关资料。
目录
现代人应怎样学写格律诗
跟我学写格律诗
五绝·静夜吟
五律·雨中游黄山
五律·雨后游黄山
五律-重阳登云峰山
七绝·游云南石林偶题
七绝·葵涌乐
试将七绝改为《七律·葵涌乐》
七绝·生肖偶题
七律·诉衷情
七绝·唱和《忆秦娥》
七绝·题《鹍鹏展翅》照
七绝·写风骚
七绝·题《树雕舞女》照
七绝·题松子落棋盘摄《荷红叶绿》照
七绝·莲花梦
七绝·题《小溪解冻》照
七绝·题人体艺术实景写真照
七绝·题《在水一方》照
七绝·题《遥望远方》照
七绝·题《朦胧之美》照
七绝·闻雷偶题
七律·工地速写
七绝.《山村夜雨》三首
七绝·人生四境
七绝·中秋情思
七绝·中秋望月
七绝·荔园诗社赞三首
七绝·戏和老K《小草》(仄韵)
七绝·霸王别姬(二首)
七绝·重阳登山(二首)
五绝·推敲
七绝·赞荔园诗社
五绝·题《秋霜染叶红》照二稿
七绝·游笔架山公园
七律·钓鱼岛
五绝,再贺《三老唱和诗文集》编撰完成
补阙名联成七绝三首
五绝·人生咏叹
七绝·品茶偶题
七绝·祝贺女儿女婿乔迁之喜
七绝·论诗偶题二首
七绝·自题《跟我学写格律诗》兼赠诗友
七绝·贺樊炜古韵古韵喜得千金二首
修改诗友浪迹天涯诗一首七绝·发小重逢
修改姐姐梦兰教授赠友祝寿诗一首
七律·恭祝XXX老人百岁华诞
修改姐夫樊中良教授参加学生联欢会诗一首
七律·受邀参加七六级学生联欢会感怀
七律·国庆观升国旗偶题
七律·恭贺姐姐七十大寿
七律·壮丽史诗
……
佳句集锦
附录
关于诗韵的一个建议
也谈我的诗韵观
格律诗常用格式
《中华诗韵》字表
声明
节选
至今,格律诗界仍存有一种成见,所谓“言必称平水”,即写格律诗必用《平水韵》,认为只有采用《平水韵》才能写出格律诗,才能写出好的格律诗,才能写出优秀的格律诗。然而,摆在我案前的这本《跟我学写格律诗》的作者,用其创作实践,向格律诗界宣示,采用新韵不但能写出格律诗,而且能写出好的格律诗,写出优秀的格律诗。
翻开墨翁(作者诗名)先生这本《跟我学写格律诗》新作,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首诗,便别具风格,深深吸引了我:
五绝·静夜吟
倚案低眉诵,凭窗举目吟。
清风明月照,吾手写吾心。
其中诗句“吾手写吾心”形象表达了诗人创作格律诗的理念。作者强调“诗为心声,有感而发”,主张“有感”说。其诗论之“说”,与王国维的“境界”说、司空图的“诗品”说、袁牧的“性灵”说、王士稹的“神韵”说等众家诗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这本诗集中的每一首诗,都是墨翁先生作为一个现代人的生活之体验、人生之感悟、喜怒之心境、哀乐之情怀、追求之志向、向往之理想。书中既有写景、咏物,亦有记事、言理(言志说理),充满意境灵性,富有诗情画意。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开篇第一句就说:“词以有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诗词同宗,墨翁先生这本诗集中的这种意境灵性和诗情画意,便是王国维所言“境界”的体现。诗集中诗作,行行藏珠玑,首首有名句。顺手摘取诗集中《七绝·与友谈诗论画戏题》-诗,其中“璀璨千般入画台,风情万种寄诗怀。江山锦绣天工巧,绿瘦红肥妙剪裁”诗句,其“诗情融画意”,能不令人读后“吟诵口留香”?诗集中诗作除富有诗意和意境外,题材内容也丰富多彩,其中有写景诗、思乡诗、团聚诗、访友诗、明志诗、祝寿诗、悼念诗、送别诗、田园诗、咏物诗、论诗赏画评书诗、闺怨诗、贺喜诗、题照诗、咏史诗、论述诗、讽刺诗、藏头诗、绝句改律诗、二人联诗、诗作修改、补残句成七绝等等,可谓玲瑯满目、目不暇接,精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作者曾参加中国第二届百诗百联大赛,并获好评,参赛作品被编入大赛诗集。如本诗集中《七绝·游笔架山公园》
一诗:
鸟语花香绿满枝,溪流林静美融池。
欲添笔架如椽笔,尽赋园中处处诗。
这是作者采用新韵创作格律诗第一次参加诗赛活动,初露身手,即获佳绩。作者也是想用其创作实践,推动新韵格律诗的创作与发展。用新韵代替旧韵(平水韵),是格律诗界的一场革新,也是格律诗创作与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