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的技术、意蕴与近代转型

封面

作者:王志林

页数:204页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68632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中国传统法解释的流变与成熟 ; 清代典型法律解释文本的体式与内容 ;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学的技术智慧与精神意蕴四章, 其主要内容包括: 历史根基: 传统律学发展源流 ; 学术支撑: 清代朴学对注释律学的影响等。

作者简介

王志林(1978——),山西长治人,曾先后师从于山西大学法学院周子良教授、重庆大学法学院程燎原教授,并于2009年6月在重庆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理论、法律史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本书特色

徐复观先生言:“任何的创造,都要扶着历史的线索去走”。对所有问题的回答实际首先要回答“是什么”这一根本问题。就几千年来孕育生成的中国传统法解释学而言,“是什么”的问题还并未得到圆满的回答。面对法治仍处于建设期,法学远未成熟的局面,回望历史或许有助于把握前行的方向。本书以中国传统法律解释为研究主题,希望通过对选定律学文本的深入解读,来就中国传统法解释学进行一番“呈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传统法律解释学的知识形态、解释方法与技术的规律、解释者所秉持的原则与精神,以及在法律转型期的作用影响等学理问题。

目录

目 录
导言…………………………………………………………………………………………… 1
一、主题阐释………………………………………………………………………………..1
二、路径选择………………………………………………………………………………..5
三、视域构成………………………………………………………………………………..9
四、问题意识………………………………………………………………………………14
第一章 中国传统法解释的流变与成熟………………………………………….. 19
第一节 历史根基:传统律学发展源流………………………………………………..20
第二节 学术支撑:清代朴学对注释律学的影响………………………………….25
第三节 成熟表现:注释流派与注释著作勃兴……………………………………..31
第二章 清代典型法律解释文本的体式与内容………………………………… 43
第一节 中国古典解释学体式简述………………………………………………………43
第二节 随文注释:《大清律辑注》的奠基之功……………………………………47
一、文本概观………………………………………………………………………………48
二、律注……………………………………………………………………………………..50
三、例注……………………………………………………………………………………..67
第三节 专题考证:《读律佩觿》的一枝独秀……………………………………….73
一、文本概观………………………………………………………………………………74
二、关键词考证…………………………………………………………………………..80
三、要点考证………………………………………………………………………………87
四、统计归纳考证………………………………………………………………………..93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的技术、意蕴与近代转型
——以清代典型律学文本为视域
第四节 律例考证:《大清律例通考》和《读例存疑》的一脉相承……… 97
一、文本概观……………………………………………………………………………… 97
二、考证内容的类型…………………………………………………………………… 99
三、考证方法……………………………………………………………………………. 107
第五节 裁判解释:《驳案新编》的生动反映……………………………………. 112
一、文本概观……………………………………………………………………………. 113
二、律例解释的存在形式………………………………………………………….. 115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学的技术智慧与精神意蕴…………………….. 127
第一节 解辞、疏义和论理的三位一体…………………………………………….. 127
一、以辞通理的解释路径………………………………………………………….. 128
二、注释方法和注释宗旨的融合……………………………………………….. 132
第二节 考镜源流的历史情结…………………………………………………………… 134
一、对律例历史沿革的不懈考究……………………………………………….. 134
二、经学引证:另一种历史的关怀……………………………………………. 138
第三节 广征博引的比较意识…………………………………………………………… 141
一、概念(语词)之间的比较互证……………………………………………. 142
二、律例条文之间的比较互证…………………………………………………… 144
三、律学著作之间的引述考证…………………………………………………… 147
第四节 良治关照下的实用理性……………………………………………………….. 152
一、“法为治之具”与“仁为治之旨”…………………………………………… 153
二、律例解释的儒家宗旨………………………………………………………….. 156
第五节 法典尊崇与技术批评的兼容并存…………………………………………. 159
一、法典尊崇:权威型解释的体现……………………………………………. 160
二、技术批评:理性的谨慎表达……………………………………………….. 163
第四章 中国传统法律解释的近代转型:以沈家本为中心………………. 167
第一节 法律术语的创造性解释……………………………………………………….. 168
一、法律术语翻译引进中的选择……………………………………………….. 168
二、中西类比 以求通识…………………………………………………………….
170
第二节 律学家向法学家的转型……………………………………………………….. 173
一、法律改革的契机…………………………………………………………………..173
二、律学家与法学家两种品格的共融………………………………………….176
第三节 由传统律学看西方法学:曾经的一种立场…………………………….180
结语……………………………………………………………………………………….. 187
参考文献…………………………………………………………………………………. 191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传统法律解释的技术、意蕴与近代转型》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