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夏商周卷-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封面

作者:朱志荣著;朱志荣主编

页数:434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785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审美意识发展演变的巨著,填补了学术领域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书是其第二卷,即夏商周卷。夏商周时代是中国审美意识逐步成型、逐步深化、逐步成熟并走向自觉、独立、丰富、多彩的一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奠基时代。本卷约30万字共十二章,在概述夏商社会、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出土文物如陶器、玉器、青铜器、甲骨文、金文以及文献资料,依据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展开对夏商周三代器物所蕴涵的审美意识特点的追寻和探讨,进而揭示出夏商周审美意识的变迁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美学思想向多样化、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全书以史料为依据,重在阐发,多有思想发见,是一部颇厚重的断代美学史专著。

本书特色

八卷本《中国审美意识通史》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也是我国最部系统研究中国审美意识发展演变的巨著,填补了学术领域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本书是其第二卷,即夏商周卷。夏商周时代是中国审美意识逐步成型、逐步深化、逐步成熟并走向自觉、独立、丰富、多彩的一个时期,是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奠基时代。本卷约30万字共十二章,在概述夏商社会、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出土文物如陶器、玉器、青铜器、甲骨文、金文以及文献资料,依据美学的理论和方法,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展开对夏商周三代器物所蕴涵的审美意识特点的追寻和探讨,进而揭示出夏商周审美意识的变迁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世美学思想向多样化、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全书以史料为依据,重在阐发,多有思想发见,是一部颇厚重的断代美学史专著。

目录

绪论 一、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 二、夏商周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三、夏商周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 四、从审美意识到美学思想 五、夏商周审美意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 夏代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社会背景 第二节 审美意识概述 第三节 陶器 第四节 玉器 第五节 青铜器第二章 商代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社会生活 第二节 宗教 第三节 文化艺术第三章 商代审美意识概述 第一节 商代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商代审美意识变迁的特征 第三节 美学思想的萌芽第四章 商代陶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第五章 商代玉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 第四节 艺术风格第六章 商代青铜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造型 第三节 纹饰第七章 商代文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文字的起源 第三节 甲骨文字形 第四节 甲骨文书法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第八章 商代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节 卜辞和《易》卦爻辞 第四节 《尚书·盘庚》 第五节 《诗经·商颂》第九章 周代社会背景 第一节 社会生活 第二节 宗教 第三节 文化艺术第十章 西周器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玉器 第四节 青铜器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第十一章 东周器物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陶器 第三节 玉器 第四节 青铜器 第五节 青铜器铭文第十二章 东周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诗经》 第三节 《楚辞》 第四节 诸子散文 第五节 历史散文结语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夏商周卷-中国审美意识通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0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