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组织.市场与国家-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与经济秩序建构

封面

作者:孙睿

页数:22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39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钱业公会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功能、意义加以详细探讨,以此揭示行业组织与市场秩序之间的关系。作为首部系统研究天津钱业公会的成果,本书有一定的开拓性。本书对公会的组织演进、市场治理体系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社会转型中商法与商事习惯的相互适应与矛盾冲突等问题提出了独特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对完善今天的市场治理体系,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孙睿,出生于1986年5月,陕西西安人。博士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合作研究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转型中商业组织与经济治理,近代金融业结构、发展等问题,已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史论丛》等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现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教研室,从事相关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

本书特色

孙睿著的《组织市场与国家(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与经济秩序建构)》一方面为近代中国金融史研究的园地中增添了一本很有特色的金融史专著;另一方面,因为作者在专著中所持有的视野、分析的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能够推动金融史、行业史和社会史诸领域的研究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已有的研究成果并获得深入研究的契机。

目录

引论:行业组织——理解近代经济社会

第一章 明清时期行业组织与经济秩序概论
第一节 明清商业发展简论
第二节 明清市场秩序研究视角回顾
第三节 明清市场秩序与行业组织
第四节 一个整体性描述:晚清湖南行规研究
第五节 晚清湖南行规的秩序结构分析

第二章 近代社会变迁与行业组织
第一节 近代的社会、政府与行业组织
第二节 近代行业组织研究梳理
第三节 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一个代表性研究

第三章 天津钱业公会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钱业公会历史简述
第二节 政府建制与钱业公会

第四章 钱业公会与清末民初的货币秩序
第一节 设立公估局的背景
第二节 设立公估局的经过
第三节 公估事务的结束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五章 钱业公会与金融市场
第一节 钱业公会与金融交易市场
第二节 钱业公会与货币市场秩序
第三节 行业之间——钱业与银行业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六章 近代天津钱业清算习惯的研究
第一节 川换与拨码
第二节 作为习惯的“川换债权的优先偿付”
第三节 川换拨码的矛盾及解决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七章 钱业公会与商事纠纷
第一节 钱业公会与商事纠纷
第二节 钱业公会与司法调查
第三节 一种困境:钱业公会与司法解释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八章 钱业公会组织结构探析
第一节 钱业公会入会要求
第二节 钱业公会组织管理
第三节 钱业公会的财务管理
第四节 小结与评论

第九章 再论政府、社会与行业组织
明清商业社会与经济秩序
近代转向与行业组织
构建行业整体:天津钱业公会组织的变迁
继承与边界:钱业公会的组织逻辑
钱业公会与市场建构
开放性:行业组织约束与市场
秩序的实现:钱业公会与政府
近代行业组织:观点、方法与展望
尾论:市场是一种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致谢

节选

  《组织、市场与国家: 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与经济秩序建构》:  以明清时期行会与政府的关系为基点,对比来看钱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了新的行动框架,因晚清兴办商务而延伸出的各种组织机构,成为工商业讨论问题的新架构。之所以具有组织权威,是因它们或多或少具有官方背景,但是这种组织权威并不能代替行业组织和市场本身的意见。而行业组织和市场缺少这样的组织权威,会变得松散和消极。要想清晰地将此时政府与钱业的关系,纳入经济学中“市场和政府”的解释框架中是困难的。清末民初在维持天津货币秩序中所展示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不存在两者之间的对立意义,也没有某种“非此即彼”的经济治理的选择模式。市场力量也能够形成相对统一的社会意愿,政府的意见能够被影响和改变。市场在政府的制度性恢复中,变得更有活力。  二政府与行业的距离  从另一层面来看,政府与行业虽然没有绝对的对立,但也难以轻易相合。双方存在着对市场力量认识的差异。此时的政府不具有市场调控的概念,对市场的理解远不如行业。起初反对公估是认为有垄断之嫌而扰乱市面,对公估支持是平定市面需要,这些都说明了政府将经济视为一种社会管理,追求市面稳定(比如对贴水禁绝和银炉管理)。公估得到政府的承认,也不是着眼于建立良好货币市场流通机制,重点是社会性的秩序需求。开办前后,政府和钱业行动的差异更能说明这一点。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组织.市场与国家-近代天津钱业公会与经济秩序建构》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2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