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封面

作者:杨建刚

页数:528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4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著作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从苏联到西方所经历的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 分析这一发展的内在逻辑, 着重研究二者在苏联、欧洲和英美的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文化语境中进行对话所关注的不同问题、采用的不同方法, 并分析其利弊得失, 进而分析二者在中国的关系史, 在相互比较中探讨二者在中国对话的可能性, 以及对中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书特色

本著作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和完善的结果,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资助。 本著作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从苏联到西方所经历的从对抗到对话的发展过程,分析这一发展的内在逻辑,着重研究二者在苏联、欧洲和英美的不同的政治、历史、地域和文化语境中进行对话所关注的不同问题、采用的不同方法,并分析其利弊得失,进而分析二者在中国的关系史,在相互比较中探讨二者在中国对话的可能性,以及对中国当前的文学理论建设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此项研究采用历史与逻辑、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各自不同的方法论特征为逻辑起点,以二者之间在二十世纪的关系史为经,以不同的时间阶段和地域空间上这种对话所关注的不同问题和采用的不同方法为纬,展开具体分析和深入阐发。

目录


序二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历史与方法
第一节 形式主义
一、形式主义的发展脉络
二、本体论与内部研究
三、文学与语言学
四、形式分析与审美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二、总体性与外部研究
三、文学与意识形态
四、社会学批评与政治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对抗及其消解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的对抗与论争
一、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之间矛盾的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对形式主义的否定和批判
三、形式主义者的自我省思与忏悔
第二节 从对抗到对话的内在逻辑
一、政治层面:“资产阶级美学”与“无产阶级美学”的冲突与消解
二、思想层面: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的矛盾与融合
三、文化层面:知识生产的分化与去分化

第三章 在形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对话
第一节 巴赫金:形式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
第二节 形式批评与社会学方法的结合
一、方法论批判
二、超越“文学性
三、“形式一内容”的辩证法
第三节 语言符号与意识形态的对接
一、批判两种语言学
二、话语的对话性质
三、话语的意识形态特征
第四节 小说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互动
一、史诗与小说
二、小说语言的杂语性
三、小说形式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

第四章 形式的革命与革命的形式
第一节 艺术自律:理论建构的共同基础
一、形式主义与艺术自律
二、自律与他律的辩证法
第二节 艺术本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变奏
一、黑格尔模式的现代反思
二、艺术形式的革命潜能
第三节 艺术功能:感性能力的恢复与生成
一、陌生化与文学性
二、陌生化与革命
三、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深化与走向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方法论融合
第六章 介入、文本与意识形态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与符号学的相互征用与对话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哲学问题
第九章 对话思维与文学理论的知识形态建构

附录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
一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教授访谈录
引用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词索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关系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9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