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犯罪防控与刑释人员研究

封面

作者:吴鹏森主编

页数:498页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26593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 犯罪防控政策科学化研究重考量刑公正与量刑差异 —— 德阳市五个基层法院的定量研究证据、新疆民族分裂活动的两次转型与区分“三股势力”的意义、略论新疆恐怖分子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产业链犯罪: 分析工具与治理模式等。

作者简介

吴鹏森,安徽桐城人。先后在安徽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担任社会学教授,现为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城市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犯罪社会学。 在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教材二十余部,在《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探索与争鸣》等海内外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有数十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先后承担过世界银贷款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政府委托课题数十项,有十项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成果奖。

本书特色

本书稿为全国性犯罪社会学论文集,主要研究的方向为犯罪防控和刑释人员的现犯罪问题及释放后的社会政策等问题。科学的犯罪防控政策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实现犯罪防控政策科学化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建立并不断完善以经验科学研究为基础的一套犯罪防控体系,它包括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观点、理论和政策以及实施这些政策的具体项目。科学研究成为犯罪防控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根基所在。本书稿的研究为我国犯罪学研究正逐步摆脱过于注重理性思辨的研究藩篱,而步入以科学证据为基础构建犯罪防控体系的良性发展轨道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目录

犯罪防控政策科学化研究重考量刑公正与量刑差异——德阳市五个基层法院的定量研究证据新疆民族分裂活动的两次转型与区分“三股势力”的意义略论新疆恐怖分子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制度失敏:廖丹案的生成机理分析情境效应、防卫空间与城市外来人群的易受害性——东莞基层社区的犯罪学分析社会转型期越轨者合法权利保护问题浅析产业链犯罪:分析工具与治理模式生育需求、制度供给不足与拐卖人口犯罪当前刑释人员的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状况——基于沪皖苏的调查天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保障调查研究社会资本和社会排斥: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因素分析边缘、回归与融合:社区矫正假释人员的社会排斥问题当代中国刑释人员的社会回归效应分析:基于公平理论的视角假释人员的自我认同重构过程质性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后再犯罪问题研究——以检察机关应对为视角监禁刑对刑释人员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监狱安全隐患扫描:基于死角理论的应用监狱之外:关于英格兰和威尔士刑释人员重新安置的几点思考研究生之页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综述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综述近年来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综述浅议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预防职务犯罪机制社会工作视野下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研究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犯罪防控与刑释人员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