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佑春著
页数:116页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6291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国内外有关信息融合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介绍了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相关理论, 分析了几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 并以心音、脉搏等传感器为信息源研究开发出一套多源信息监护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D-S证据理论和BP神经网络, 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快速性、实时性和稳定性。
作者简介
张佑春,男,1982年1月生,工学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校聘副教授。先后主持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6A082)、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438)2项,主持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电工技术,2016mooc016),主持安徽省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建设计划项目(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创客实验室,2016ckjh024),参与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质量工程10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技能大赛获二等奖1项,省级大赛奖励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要从事信号与处理技术、智能仪器等的研究与教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1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编写教材2部。
本书特色
本书在分析国内外有关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多源信息融合理论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几种融合方法的优缺点,并以心音、脉搏等传感器为信息源研究开发出一套多源信息监护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D-S证据理论和BP神经网络,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快速性、实时性和稳定性。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与信息系统、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学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同时对有关专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