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建忠
页数:240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5322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民族自治地区财政区域范围包括自治区财政、自治州财政和自治县(市)财政。本文的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研究的是自治州财政,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财政为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经过近30年尤其是十年西部大开发发展,整个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和支出也以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因为整体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加上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其财政运行情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小,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入中有大量非即期收入和特殊性、政策性收入,财政收入难以稳定;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没有考虑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税权的划分和共享税的分成比例及税收增收返还系数的确定对民族地区没有单独考虑,导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财政支出需求多,支出结构复杂,财政支出中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建设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发展。三、财政自给率低,严重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监管。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过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地方财政实质是城市财政;五、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百姓生活仍很落后,财政没有有效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书以恩施州财政运行的实践研究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地方公共财政建设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民族自治地区财政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影响民族自治地区影响财政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财政运行主要是通过衡量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入满足支出需要的程度进行分析。恩施州财政运行状况主要从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进行分析。三、在总体上分析恩施州财政运行状况时,采用财政健康进行测算。研究恩施州财政健康时引入了财政运行的民族特性,按照顾性财政政策变化对恩施州财政运行的影响分为标准财政健康和实际财政健康。结果表明,在分税制实行前,恩施州财政健康不断改善。而分税制实行后,恩施州财政健康陷于困境。财政健康的变化验证了财政运行状况的变化。四、为促进财政健康运行,首先应重新审视财政运行的特殊性,寻求影响财政运行状况的民族因素;其次落实财政自治权,把客观存在的法定权利变成现实存在的权利;最后调整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明确转移支付额度。
本书特色
民族自治地区财政区域范围包括自治区财政、自治州财政和自治县(市)财政。本文的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研究的是自治州财政,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财政为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经过近30年尤其是十年西部大开发发展,整个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和支出也以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因为整体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加上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其财政运行情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小,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入中有大量非即期收入和特殊性、政策性收入,财政收入难以稳定;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没有考虑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税权的划分和共享税的分成比例及税收增收返还系数的确定对民族地区没有单独考虑,导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财政支出需求多,支出结构复杂,财政支出中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建设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发展。三、财政自给率低,严重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监管。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过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地方财政实质是城市财政;五、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百姓生活仍很落后,财政没有有效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民族自治地区财政区域范围包括自治区财政、自治州财政和自治县(市)财政。本文的民族自治地区财政研究的是自治州财政,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财政为例。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地处湖北西南,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经过近30年尤其是十年西部大开发发展,整个经济发展较快,财政收入和支出也以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因为整体经济基础比较落后,加上民族地区财政的特殊性,其财政运行情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一、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规模较小,财源建设滞后,财政收入中有大量非即期收入和特殊性、政策性收入,财政收入难以稳定;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没有考虑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税权的划分和共享税的分成比例及税收增收返还系数的确定对民族地区没有单独考虑,导致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增长乏力。二、财政支出需求多,支出结构复杂,财政支出中非生产性支出增长过快,建设性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制约着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发展。三、财政自给率低,严重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监管。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别过大,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严重短缺,地方财政实质是城市财政;五、区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百姓生活仍很落后,财政没有有效发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本书以恩施州财政运行的实践研究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地方公共财政建设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一、民族自治地区财政运行的特殊性,分析影响民族自治地区影响财政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财政运行主要是通过衡量财政收支状况,财政收入满足支出需要的程度进行分析。恩施州财政运行状况主要从财政收支的规模和结构来进行分析。三、在总体上分析恩施州财政运行状况时,采用财政健康进行测算。研究恩施州财政健康时引入了财政运行的民族特性,按照顾性财政政策变化对恩施州财政运行的影响分为标准财政健康和实际财政健康。结果表明,在分税制实行前,恩施州财政健康不断改善。而分税制实行后,恩施州财政健康陷于困境。财政健康的变化验证了财政运行状况的变化。四、为促进财政健康运行,首先应重新审视财政运行的特殊性,寻求影响财政运行状况的民族因素;其次落实财政自治权,把客观存在的法定权利变成现实存在的权利;最后调整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明确转移支付额度。
目录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
第二章 恩施州财政运行的特殊性
第一节 人口、民族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恩施州财政运行的特殊性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区公共财政的特殊性
第三章 恩施州财政运行的制度环境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权
第三节 财政自治权
第四章 恩施州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理论
第二节 恩施州财政支出规模
第三节 恩施州财政支出结构
第五章 恩施州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
第一节 恩施州财政收入规模
第二节 恩施州财政收入结构
第三节 影响恩施州财政收入因素
第六章 恩施州财政健康状况
第一节 恩施州财政健康的衡量指标
第二节 恩施州财政健康估计
第三节 恩施州财政健康状况分析
第七章 恩施州财政健康运行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重新审视财政运行的特殊性
第二节 落实财政自治权
第三节 调整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