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何以稳定-来自田野的观察与思考

封面

作者:阎小骏著

页数:21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123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国内经济社会快速现代化和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的复杂局面下,中国何以能够保持国家基本政治秩序的稳定?本书汇集了阎小骏自2005年以来在华北、中南和华南基层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以鲜活丰富的材料有力回答了近年来西方学界力图解答的这一问题。本书通过撷取中国基层政治中的六个故事,即:对新社会阶层的吸纳、县级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基层协商治理、维护大学校园稳定,以及基层社会面管控工作,反映中国平衡运用国家弹性和刚性两方面力量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 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稳定,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以高度适应性和学习能力顺应时代变化,在治国理政中有效掌握并运用国家弹性和刚性力量 ,并通过不断对内观察分析和对外学习吸收来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调整和创新。这亦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急速变化条件下进行政权建设、维护政治稳定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阎小骏,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学士、硕士。现任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2012年荣获全球中国研究权威学术期刊、英国《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年度最具原创性论文奖。同年入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首届杰出青年学者计划。他多年从事政治学教学工作,曾于2007年获哈佛大学优秀教学奖,2013年获香港大学杰出教学奖。其首部中文专著《香港治与乱:2047的政治想象》荣膺《亚洲周刊》2015年度十大中文好书(非小说类)。
阎小骏博士的《当代政治学十讲》之繁体和简体版分别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特色

在国内经济社会快速现代化和国际环境动荡不安的复杂局面下,中国何以能够保持国家基本政治秩序的稳定?本书汇集了阎小骏自2005年以来在华北、中南和华南基层进行的大量田野调查研究的成果,以鲜活丰富的材料有力回答了近年来西方学界力图解答的这一问题。本书通过撷取中国基层政治中的六个故事,即:对新社会阶层的吸纳、县级人民政协、统一战线、基层协商治理、维护大学校园稳定,以及基层社会面管控工作,反映中国平衡运用国家弹性和刚性两方面力量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
作者认为,中国之所以稳定,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以高度适应性和学习能力顺应时代变化,在治国理政中有效掌握并运用国家弹性和刚性力量 ,并通过不断对内观察分析和对外学习吸收来进行适应时代要求的调整和创新。这亦为破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急速变化条件下进行政权建设、维护政治稳定这个世界性难题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绪论中国何以稳定:来自田野的观察与思考()

“第二个奇迹”()

转型与稳定()

国家的弹性与刚性()

政权吸纳()

预防式管控()

学习型政权()

第一章从致富能人到村党支部书记: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农村

地区吸纳“先富阶层”?()

中国农村的治理阶层()

从致富能人到村支书()

谁是致富能人?()

政治资本:致富能人村支书的权力之路()

为何先富阶层人士愿意担任村支书?()

新乡村政治()

结语()

第二章政权吸纳的政治意义:人民政协如何巩固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地方人民政协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复兴()

遴选政协委员()

地方人民政协的职能()

结语()

目录中国何以稳定第三章市场经济下的参与式治理:村民代表会制度如何

改善中国农村治理素质?()

旧制度()

改革()

推动力()

税收和代表性()

结语()

第四章改革开放时代的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如何

构建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联合?()

政权安全的制度主义解读()

统一战线的原则与实践()

改革开放时代统一战线的范围()

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时代统一战线的功能()

结语()

第五章构建稳定秩序:中国共产党如何维护

大学校园的政治安定?()

政权与管控()

组织基础()

校园管控()

结语()

第六章预防性管控与基层社会稳定:华东某县的社会面

管控工作调查()

社会面管控()

指挥链()

潜在不稳定因素()

稳定之网()

结语()

结语立足田野的“中国故事”()

附录杂论四则()

提高政府执行力四策()

建设责任政府()

继续“中国奇迹”必须加快用工改革()

青年一代应直面并超越历史()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何以稳定-来自田野的观察与思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