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大辉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01005285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呈现给读者的《防范与合作:苏联解体后的俄美核安全关系(1991-2005)》一书,是作者吴大辉博士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补充完成的。可以认为,这是一部填补我国学术界相关问题研究空白的一部分力作,在国际学术界也处于领先水平。
这部学术著作具有下列学术特色和优势:
其一,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本书的结构可以看出,作者在前四章和结语部分,力图在核战略的理论高度上统领全书,同时注意将俄美核安全关系具体的实证分析,上升到核安全战略的层次加以归纳。
其二,历史线索的交代与现状的研究相结合。俄美核安全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对苏美核安全关系的历史把握。
其三,战略走向的宏观分析与实证资料对其严密的支持相结合。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作者在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9·11”事件之后俄美安全理念变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从而对俄美核安全观的战略走向作出清晰的交代。
其四,技术分析与政策分析相结合。本书包含了大量丰富的技术细节介绍,不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而且在军事技术层面上支持了本书的政策分析。
其五,问题覆盖的全面性与细节的准确性相结合。本书的结构特色是全面研究俄美核安全关系,作者在准确使用相关历史和统计数字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篇幅中集约化地完成了这上涉及诸多问题领域的研究任务。
其六,俄罗斯的学术观点和资料与美国的学术观点与资料的研究与使用相结合。作者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对俄罗斯和美国相关观点的介绍和俄英文资料的均衡使用,这不仅能够较好地避免本书观点的偏颇,也突出地加强了本书的学术丰富性和可信性,表现出作者的难能可贵的学术功力。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与创新点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本书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问题与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上篇
第一章 关于核安全研究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第一节 核武器:类别、效能与发展趋势
第二节 核军备控制与裁军
第三节 防核扩散与反扩散
第四节 核安全与核安全
第二章 关于核安全研究的两大理论范式及其实践解析
第一节 博弈论模型与核安全解析
第二节 现实主义的核安全研究视角
第三章 冷战年代的美苏核威慑及其启示
第一节 作为美苏核对峙逻辑基础的核威慑理论
第二节 冷战时期的美国核威慑战略
第三节 冷战时期的苏联核威慑战略
第四节 冷战时期美苏核威慑战略
第四章 美苏核威胁与中国核安全理念的初步形成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三次核恐吓
第二节 苏联对中国的核援助与核讹诈
第三节 苏美联手限制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企图
第四节 中国核安全理念的初步形成
下篇
第五章 俄美核裁军的起步《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废止
第一节 《中导条约》及其提供的核裁军经验
第二节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谈判、签署与实施
第三节 《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从签署到废止
第六章 《莫斯科条约》与传统战略削减模式的颠覆
第七章 俄美联手推动独联体三国的无核化进程
第八章 美国对原苏联地区的防止核扩散援助
第九章 俄美关系中NMD问题的出现及其含义
结语 “9·11”后美俄核安全理念变化的比较分析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