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

封面

作者:王燕著

页数:369页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12884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文艺学、语文学、语言学、叙事学等相关学科的作者形象和隐含作者理论, 提出“作者想象复合结构”假说, 指出: 作者形象是叙事交流的三大要素 (作者、作品、读者) 在复杂的动态关系中共同构建的一个复合结构体。

作者简介

  王燕,女,河南省长葛市人。河南大学欧亚国际学院讲师。1997年就读于河南大学外语学院俄语专业,200年获得河南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俄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并于2004年取得该学位。2010年赴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俄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6月取得该学位。研究方向:俄语修辞学、文学修辞学方向。发表论文5篇,主编及参编教材和教辅9部,主持及参与省部级项目8项。

本书特色

  ”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语言学视角研究”系列丛书选择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如柳·乌利茨卡娅、柳·彼得鲁舍夫斯卡娅、维·托卡列娃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当代女性文学作品在语言手段、叙事风格及语用策略方面的典型特点。研究内容既包括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整体风貌的描述,也涵盖对不同作家独特风格的深入挖掘。
该丛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一部从语言学视角对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展开系统研究的丛书,也是国内俄罗斯语言文学界系统深入地对俄罗斯文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首次尝试,为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三部著作独立成文,并在语言学理论的统括下相互联系,形成彼此有别又整体贯穿的系列著作。在《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一书中,作者综合语文学、叙事学、文艺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女性文学作品中的作者形象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作者形象复合结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彼得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的叙事特点。

目录

总序1

绪论
0.1作者形象理论国内外研究综述
0.1.1作者形象研究在国外
0.1.2作者形象研究在国内
0.2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研究
0.2.1当代女性小说
0.2.2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创作研究
0.3“作者形象复合结构”假说研究思路

第一章作者形象复合结构
1.1作者
1.1.1现实作者(作家)
1.1.2作者意识
1.2作品
1.2.1叙述者话语
1.2.2人物话语
1.3读者
1.4“作者形象复合结构”假说
1.5“作者形象复合结构”假说
与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第二章作者形象复合结构之一——作者
2.1作者语境
2.1.1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其人
2.1.2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的小说创作
2.2作者意识
2.2.1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中的作者意识
及其表征
2.2.2作品中表现作者意识的思想手段
——作者世界观
2.2.3作品中表现作者意识的语言手段



视角下的
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
作品研究

目录第三章作者形象复合结构之二——作品
3.1叙述者话语与作者形象
3.1.1第一人称叙述中的叙述者
3.1.2第三人称叙述中的叙述者
3.2他人话语与作者形象
3.2.1直接式引语与作者形象
3.2.2间接式引语与作者形象
3.2.3语境型引语与作者形象
3.2.4功能型引语与作者形象
3.3叙述者话语与人物话语的相互作用
与作者形象
3.3.1双主体性
3.3.2叙述角色及其话语的变换

第四章作者形象复合结构之三——读者
4.1读者在场的必然性
4.2读者在场的类型
4.3读者在场的表现
4.3.1读者的显性表现
4.3.2读者的隐性表现
4.4具体读者的接受
4.4.1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小说读者
的历时性接受
4.4.2具体读者接受的制约因素
4.4.3读者接受的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叙事学视角下的柳·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作品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