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音乐

封面

作者:马库斯.威克斯 著,苏福忠 译

页数:144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80768032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采用了长史短说的形式,按编年史顺序一路说去。每个双页跨版讲述一个特殊时期或者风格,将所有主要作曲家及其音乐作起码的交代。你无须具备什么基础的音乐知识——本书在适当的地方间杂了几处“题外话”,解释一些技术性内容;书后附有音乐术语一览表,帮助你破译一些行内术语,扫除你在音乐评论、节目、封套简介以及在酒吧持杯谈乐时遇上的障碍。总之,本书刻意写成一本听众指南,尤其顾及到了那些怯场的听众,因他们面对经常出席音乐会的精英们的高谈阔论以及音乐殿堂的刻板冷峻,颇感望而生畏。本书应该如你所愿,帮助你享受音乐,而非仅仅旁观欣赏。
阅读有趣的书籍,做有价值的功课!更多相关精彩内容,切勿错过……
ACrashCourse/速成读本
一部精致简洁的“艺术领域微缩百科全书”。
提供建筑、设计、时装、爵士乐、文学、电影、音乐、歌剧、摄影、文艺复兴艺术——十个艺术门类的快速阅读和深入纵览。
精选的内容配以清晰的讲解、雅致的版面排布、便于携带阅读的开本设计,为探寻艺术之旅开启捷径。
奠基艺术领域常识与扩展视野的上佳之选,同时满足扩充知识与寻求精进的阅读需求。

作者简介

  马库斯·威克斯(Marcus Weeks) 对音乐与乐器技术颇有造诣,音乐天赋面面俱到:作曲、编曲、演奏、唱歌、指挥、听乐、写作和谈论音乐,还有修复旧钢琴的高超本领。

本书特色

《音乐~速成读本》帮助你掌握古典音乐的知识,打破音乐上附庸风雅的种种界限。无论你需要的是一般的交响曲,或者是纯粹的古典经典,都不妨从这里开始你的漫长历程。透过这本书,你会切实地了解到古典音乐如何发展,音乐的乐谱如何产生,以及世界上各种古典音乐风格的形成原因。当然,凡是趣闻轶事本书都尽量收入。本书为你打点行装,让你谈起泰勒曼或者柴科夫斯基时都潇洒自如、进退有度。 特别呈现 开卷即读,不要求对古典音乐早有了解。面面俱到,从最早的初级音乐到激烈澎湃的交响乐精品。追本溯源,古典音乐的行内术语一一详解。对号入座,音乐风格与流派各有交待。

目录

概述

起源 /音乐史前史

圣格里高利圣咏 /中世纪教会音乐

应运而生 /现代乐谱问世

题外话:附点 /音乐如何谱写,以及其他一些技术资料

魔鬼唱得最动听 /教会以外的中世纪音乐

终于出现一位作曲家! /复调音乐开始

新艺术 /14世纪的法国

复调音乐如同那场瘟疫一样传播 /欧洲其他地区的“新艺术”

意大利的成就 /文艺复兴盛期

让我们来跳舞 /器乐

荣耀颂 /英国的黄金时代

诞生于威尼斯 /生气勃勃的立体声

胖女士一展歌喉 /歌剧的出现

题外话 /汇集一曲

序曲和创始者,请吧 /意大利

令人称道的众赞歌 /德国和尼德兰

法国团体 /吕利出入宫

不列颠统治五线谱 /巴罗克在英国

奏鸣曲与协奏曲 /意大利器乐

1,2,3…… /晚期巴罗克在德国

音乐培养 /巴赫的生平

性情温和的音乐家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和声作曲家 /亨德尔的器乐

哈利路亚! /亨德尔的合唱音乐

题外话 /某天坐在了键琴前……

启蒙运动 /从巴罗克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经典音乐 /奥地利

茶与交响曲 /海顿和赞助人

“海顿爸爸” /海顿的成熟作品

题外话 /曲式与体裁

谁还能算一个聪明的孩子? /少年莫扎特

莫扎特成为自由作曲家 /成熟的莫扎特

愤怒的青年 /早期贝多芬

英雄贝多芬 /晚年时期

让我们听听你的Lieder /歌曲之王

我真正表达了自己 /浪漫主义概述

题外话 /行业工具

多么浪漫啊! /早期的浪漫主义者

辉煌! /演奏大师

奇思妙想! /柏辽兹

一位古典的浪漫主义者 /勃拉姆斯

歌剧院之夜 /19世纪的意大利

歌剧院通宵 /瓦格纳

越大越好吗? /晚期的浪漫主义者

题外话 /调

更多的“主义”与两种“性质” /浪漫主义的余波

寥寥可数 /俄国的民族主义

本国的古老民歌 /其他地方的民族主义

留下好印象 /法国

三人同行…… /第二维也纳乐派

只此一人 /斯特拉文斯基

收集者的条目 /匈牙利

法国团体 /六人团

蛮荒的西部 /美国

同志们 /铁幕背后

未了结的局面 /少数怪手

题外话 /电子音乐!

时代结束及以后 /梅西昂及其学生

任何事情都在发展…… /噪音、机遇和无声

种种纠纷 /结构与复杂性

这是一份变得简单的礼物 /简约主义

从这里我们走向哪里? /古典音乐的未来

学习行内术语

聆听的艺术

演奏者和指挥

年表

索引

照片来源

节选

  公元前~公元600年  起源  音乐史前史  无人能够断言音乐始于何时。可能是讲故事的人首先吟唱他们的故事,便于熟记于心;也可能是哪个住山洞的人,在什么地方注意到了两块岩石互相碰击,便会发出一种令人心动的声音;也可能是风过芦地,吹响了苇管。也许时间要晚得多,此时猎人听见了他们弯弓拉弦的清脆的弦声。我们所知的是,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在我们还过着游牧生活时亦不例外—各种原始的哨子被确认来自公元前4万年,还有各种描绘公元前1.8万年左右的乐师的岩洞画。  在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和埃及的古代文明中,通过各种绘画和当代书法,显示了音乐制作的例子多不胜数。他们使用的一些乐器流传至今。他们的竖琴、七弦琴、管乐器、号角以及喇叭,均是相当复杂的乐器,可能用于一些宗教和宫廷的庆典活动。但是当时的乐曲是怎么样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因为无从考究。按我们的观点来看,那时的音乐是一种原始的音乐营养,“古典”音乐便是由此演进而来。  我看全因希腊人  音乐对古希腊人也非同一般—实际上“音乐”(music)这个词就是从希腊文mousike(用来描述舞蹈、诗歌及音乐)衍化而来的。Mousike不仅用于庆典活动,还是诸如戏剧、诗歌与舞蹈等娱乐活动的一部分。为艺术而艺术,这可是最早的铁证,至少就音乐而言是这样。幸运地,希腊人也写下了相当多记述音乐的文字,尤其是音乐理论,因此我们对他们如何思想才能知根知底,虽然我们对他们到底演奏什么仍是无法断定。  古罗马人也喜欢他们的音乐,较之希腊人更加喧闹旺盛,而且他们特别热衷于乐队为他们的娱乐活动与酒神节助兴。可能因为他们的生活灯红酒绿,离不开靡靡之音,一味享受人生,因此没有给后世留下多少歌舞升平的音乐文学。不管怎样,他们确实留下了一份可观而消极的遗产;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基督教与他们奢靡的享乐主义背道而驰,异军突起,全然摒弃器乐,大兴朴素的声乐风格。由于教会对欧洲中世纪文化具有一统天下的道德影响,西方古典音乐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300年~800年  圣格里高利圣咏  中世纪教会音乐  所谓的“黑暗时代”(Dark Ages)亦以“沉寂时代”(Quiet Ages)为人共知,当时人们演奏什么、歌唱什么,简直无从了解。极有可能的是,尽管教会明令禁止,但是各种各样的民间音乐一派生机,而且皇宫之内也乐声不绝;但是那时候的音乐到底是怎么样的,则无从考证了,因为只有教会有办法记录音乐。  教堂音乐的乐谱表是相当原始的:只是一种音乐速记,用来充当歌手们的备忘录。这种乐谱表由一组图解符号组成, 叫做“ 乐谱符号”,分别代表不同的音符和常用的音符句式,而这些通用图谱便是用来记下弥撒曲中不同部分相联系的各种曲调的。这些曲调原本是一代一代口头传下来的,很可能源于希腊歌曲和犹太人的典礼圣歌,世人称之为“素歌”或者“单旋律圣歌”(plain chant)。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素歌版本。教会统治集团的关键人物,对这种地区性自治并不感到心满意足,因而到了4世纪时,他们规定了一些某种程度上的标准。米兰主教圣安布罗斯(St.Ambrose, 约340年~397年)第一个将素歌编成法典,约法三章,这就是如今为人共知的“安布罗斯圣咏”(Ambrosian Chant)。  格里高利圣咏  随后,教皇格里高利(Pope Gregory,590~604在位)步其后尘,增加了几种标准圣歌,并开办了罗马教会音乐学校,使他自己名垂千古,成为格里高利圣咏的创始人。问题是,我们今天所谓的“格里高利圣咏”,恐怕与他关系无多—这种圣咏很可能始于8 0 0年左右,追本溯源,是法兰克人的。看来,音乐学家也有失误的时候。不管怎样,中世纪的所有教会音乐都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弥撒曲各部分颂唱的一套悠扬的乐曲是其基础,全部是咏唱的,而且是众口一致唱出来—即是所有歌手一起唱同样的音调,没有和声,没有伴奏。听来枯燥无味吗?也许有点刻板吧,但是不妨一试。那确实非常的超凡脱俗、静化心灵,令人神往。圣歌各有各的用场,乐曲经过久远的锤炼,看来不像会再有什么变化的了。然而,一名意大利僧侣偏偏就稍不留神,弄出一些手段,使情况大变……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音乐》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