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秦良玉与《石头记》初探

封面

作者:孙怡祖,孙翼著

页数:129页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26601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着重探索分析了这件“玉石如意”不平凡的漂泊经历,发现它的每一次驻留与启程都犹如航海中的一叶扁舟,每经一地都有一段不平凡而又传奇的经历,并且在时间、地点、人文及政治环境等众多节点上都是那么惊人的契合,指针始终指向这件被乾隆帝称之为“宝球琳”的玉石如意。只是清宫仍不是它最后的归宿,这艘航海中的宝船在清宫停靠了一百七十余年之后,终于被他的末代皇帝溥仪送出了清宫,又任其在海上继续漂泊了。

从《红楼梦》前八十回的故事情节和脂砚斋、畸笏叟的批语中显露了不少与这件玉器相关的隐喻,发现了曹雪芹的笔墨中使用这些以玉为道具乃至故事的情节、对话以及诗词,不约而同地把指针都指向了乾隆所题的那件“玉如意”。

唯一有意义的,还是乾隆的自喻及其褒扬祖先功绩的六十字《玉如意》的诗文中,隐约还原了这件秦良玉抗清摽琼和驱逐使者故事的真相,同时也显露了身为“包衣”的曹氏先辈屈从关外入侵者的指使,冒着生命危险而换回的一柄“玉如意”纪念物。此玉虽然后来终入清宫被“玉痴”乾隆帝所得,但此玉石亦为曹氏后辈的嫡孙曹雪芹在撰写这部《红楼梦》名著时借此“玉石”为道具,并使用了真幻笔法,在其内心交错复杂的煎熬之下,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家境的大背景下,以其胸怀万卷的文化底蕴,运用了当时以《梦幻》作诗写剧本为时尚的旨义,造就了这部中华巨著《红楼梦》的伟大成功。笔者在通过这些年来的探索之后,已觉得非常有必要在此时此刻写一点自己的心得和感想不可了。

这本书在整个红学研究上,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红楼梦这本巨著的缘起。很有新意。这本书是作者研究十年的成果。

作者简介

孙怡祖1945年生,祖籍苏州,著名碑帖书画鉴藏家孙伯渊长孙。

大学专修机械工程,就职于昆明轻工机械厂。1976年调入马鞍山机床厂,负责领导数控机床设计工作。曾获“安徽省科技研究成果奖”。

退休后,传承祖制,致力于中国书画和诗词的研究。历年来曾在《中国文物报》、“吴湖帆书画鉴藏学术研讨会”等发表多篇论文。闲暇时以绘画、书法自娱。

孙翼 1976年生,孙伯渊曾长孙。自幼喜爱中国古代书画,曾侍奉先祖父孙堃镕历时16年编撰二百余万字的《中国古代书画总目汇考》。大学专修中文。八十年代中期曾师从徐伯清先生学习书法。在上海历次“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前言第一章 乾隆帝于乾隆十九年(甲戌)一首御制诗《玉如意》的解读 第一节 乾隆(甲戌)御制诗《玉如意》著录及单词词义解读 第二节 乾隆(甲戌)御制诗《玉如意》的全文解读和用意分析 第三节 介绍四件乾隆御题诗《玉如意》的实物信息 第四节 乾隆(甲戌)御制诗《玉如意》,“标”与“標”字的考证第二章 秦良玉人物介绍和历史背景 第三章 曹氏家族的起源及盛世探索 第一节 曹雪芹的天祖曹世选或高祖曹振彦正是同在辽东战场与秦良玉作战的后金正白旗包衣 第二节 后金“重购川兵”,秦贞素摽玉驱使 第三节 赵翼题咏《秦良玉锦袍歌》将秦良玉、魏忠贤和曹家联系在了一起 第四节 后金政权出使秦良玉帐下的使者应是曹世选或曹振彦之一 第五节 曹世选、曹振彦时期与皇家的关系 6。
第六节 曹玺、曹寅时期与皇家和文坛之间的关系 第七节 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 第四章 “玉如意”被秦良玉標击后的漂泊经历之探索 第一节 完璧归曹 第二节 终人清宫 第五章 曹氏家族的衰败原因分析 第一节 雍正六年金陵曹氏被抄家的历史背景分析 第二节 乾隆六年之后曹氏家道顿落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以乾隆(甲戌)御制诗《玉如意》为钥匙试探开启《红楼梦》所隐的其中一扇大门 第一节 畸笏和脂砚斋 第二节 “腊油冻佛手”和“一捧雪”伏曹家之败 第三节 “姽嫗将军”词直指秦良玉(贞素)女将军 第七章 隐寓探索 工 第八章 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原意分析 后记主要参考书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秦良玉与《石头记》初探》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4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