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乐府诗批评史

封面

作者:王辉斌

页数:526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71975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完整地对存在于历朝历代的各种乐府诗批评现象,各类乐府诗批评家的乐府诗观与对乐府诗的认识,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关于乐府诗理论建构的内外部条件等,进行“批评史”角度的观照与论析;对有关批评家的文学活动与学术活动进行了简要考察,对有关乐府诗批评专书的版本流传概况进行了简要考述,对有关文献记载中的错误进行了具体考辨与订正。

作者简介

王辉斌(1947—),字靖华,号竟陵居士,湖北天门人。湖北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辑轶学的研究与文学批评。著名学者,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现为中国孟浩然研究会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杜甫研究会常务理事。已出版独撰著作《商周逸诗辑考》等20馀种,在《民族文学研究》、《文学遗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70馀篇。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对先秦至清末之乐府诗的源流、演变等乐府文学现象,进行了勾勒与剖析

对“乐府诗批评”的系统研究,不仅有利于加强对各种不同类别乐府诗的生成史与发展史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能对各种乐府诗现象,各类乐府诗成果的理论特色,不同朝代诗人与诗论家的不同乐府诗观念等,进行更为深入具体地把握与透视

本书可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乐府诗批评”自身的风貌与特点,以及对其他类别文学批评样式的影响,而且还可从中获得多方面的审美思维

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完整地对存在于历朝历代的各种乐府诗批评现象,各类乐府诗批评家的乐府诗观与对乐府诗的认识,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一系列关于乐府诗理论建构的内外部条件等,进行“批评史”角度的观照与论析;对有关批评家的文学活动与学术活动进行了简要考察,对有关乐府诗批评专书的版本流传概况进行了简要考述,对有关文献记载中的错误进行了具体考辨与订正。

目录

自序几点说明第一章 “前乐府”批评 第一节 “前乐府”的文献依据 一、汉初“乐府”的史料复按 二、先秦“乐府”的出土文物 三、商周乐舞职官之文献记载 四、乐府诗源于先秦的被认定 第二节 “前乐府”的创作实况 一、“前乐府”的界定问题 二、“前乐府”的三种品类 三、“前乐府”的创作实况 第三节 “前乐府”批评面面观 一、“前乐府”的整理类批评 二、“前乐府”的选择类批评 三、“前乐府”的题解类批评第二章 汉代乐府诗批评 第一节 两汉史家之乐府观 一、《史记》及其“前乐府” 二、《汉书》与本朝之乐府 三、司马迁与班固的乐府观 第二节 蔡邕与《琴操》及其题解 一、三种《琴操》与真伪之辨 二、蔡邕《琴操》的题解批评 三、蔡邕的“前乐府”认识观第三章 魏晋乐府诗批评 第一节 曹氏父子的乐府观 一、曹操与四品乐的关系 二、曹丕对四品乐的改制 三、曹植与乐府杂曲创作 四、曹氏三父子的乐府观 第二节 《荀氏录》与《古今注》 一、《荀氏录》与乐府学贡献 二、《古今注》与题解类批评 三、荀勖与崔豹乐府观比较 第三节 东晋诗人的乐府观 一、曹毗等与宗庙歌辞 二、张骏等与相和歌辞 三、杨方等与杂曲歌辞 四、东晋诗人的乐府观第四章 六朝乐府诗批评 第一节 沈约与《宋书·乐志》 一、沈约与齐梁音乐文化 二、《乐志》的题解类批评……
第五章 唐代乐府诗批评第六章 两宋乐府诗批评第七章 金元乐府诗批评第八章 明代乐府诗批评(上)第九章 明代乐府诗批评(下)第十章 清代乐府诗批评(上)第十一章 清代乐府诗批评(下)本书主要引用书目后记后记二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乐府诗批评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