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西南联大二十五讲

封面

作者:吴宝璋

页数:352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221362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自1938年4月2日正式更名,5月4日正式开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布结束,设立时间共8年整。它在办学的8年中,毕业学生2000余人。抗战胜利以后,西南联大解散,北大、清华、南开分别迁回北平、天津复校。本书一共分为二十五讲,内容包括西南联大的传统及历史地位、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寻访华罗庚旧居、易社强教授印象记等,以西南联大为主题向读者展示了西南联大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歌颂了西南联大的精神。

作者简介

吴宝璋:西南联大研究专家,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古代史、中国代史专家,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会长,云南省西南联大研究会副会长。
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现云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西南联大研究,主编《享誉世界的西南联大》等多部相关著作。《西南联大二十五讲》是其自1982年起积累的系列研究成果合集,包含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等形式,历时三十余年完成。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南联大二十五讲》不仅收录了吴宝璋教授多年研究西南联大的系列成果,也汇集了吴教授近几年所作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具有重要的史学资料价值
该书被列为西南联大研究领域的重要文献,豆瓣平台用户将其纳入“西南联大歌未央”主题书单,归类于“研究专著”类别
学界认为本书“全面展示西南联大方方面面”,尤其在史料系统性与专题深度方面具有创新价值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组成的一所大学。西南联大自1938年4月2日正式更名,5月4日正式开课,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布结束,设立时间共8年整。

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校,虽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但“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极度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传薪播火,弦歌不辍,共济时艰,“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其时其地,大师云集,学术灿然,人才辈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名获得者中,联大师生有8位;联大学生杨振宁、李政道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大师生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先后获得2001、2003、2005、2007、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作为一所战时大学,西南联大谱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长期以来,西南联大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办学经验仍为中外教育界、学术界追忆与推崇。在艰苦的抗战时期,西南联大为何能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人才?为何会对中国的现代教育和科技发展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些问题广受世人关注。

本书一共分为二十五讲,内容包括西南联大的传统及历史地位、西南联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寻访华罗庚旧居、易社强教授印象记等,以西南联大为主题,向读者展示了西南联大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歌颂了西南联大的精神。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西南联大二十五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