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马克思语义中国化研究

封面

作者:陶德麟等著

页数:716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320818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陶德麟、何萍、李维武、颜鹏飞、丁俊萍著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由导论和三编构成: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三个前提性问题;第一编——哲学;第二编——经济学;第三编——科学社会主义。不仅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领域里中国化的具体内容,而且准确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出发提出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课题、新思想,进而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全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本书特色

该书不仅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领域里中国化的具体内容,而且准确阐明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此出发提出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课题、新思想,进而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全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三个前提性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三、检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第一编 哲学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问题视域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普遍性问题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理论形态问题 五、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问题 第一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普遍性 一、一个来自现实的哲学问题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双重普遍性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辨析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哲学史叙述问题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哲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解决民族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两种不同视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现代传统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20世纪中国哲学思潮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 六、从历史中寻找作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第三章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如何继承 一、在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问题上的分歧 二、“孔夫子”与“孙中山”的含义 三、两种传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四、如何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第四章 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多向度开展 一、李达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视域 二、李达对唯物史观的政治哲学向度的开展 三、李达对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向度的开展 四、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历史学向度的开展 五、李达对唯物史观的经济学向度的开展 六、李达对唯物史观的法理学向度的开展 七、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多向度开展的当代意义 第五章 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贡献 第六章 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 第七章 冯契“智慧说”对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探索 第八章 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轴线 第九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基础第二编 经济学 绪论 第一章 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思想历程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征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主导理论 第四章 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贡献 第五章 张闻天: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新阐释 第六章 陈云:工农业发展理论 第七章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创造 第八章 “三个代表”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经济思想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第三编 科学社会主义 绪论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章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第四章 邓小平理论 第五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六章 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马克思语义中国化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0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