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曦著;周凯模丛书主编
页数:238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334708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丛书系一套研究岭南音乐文化的图书,它包括如下6本:《岭南民俗音乐的人类学阐释》《岭南客家音乐的乐学阐释》《岭南潮州音乐的社会心理学阐释》 《岭南乐器的乐种学阐释》《岭南广东音乐艺术特色阐释》《岭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阐释》。丛书或从人类学,或从乐器学,或从社会心理学去研究大岭南范围的音乐文化范围,其中包括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地音乐文化问题。因此,从“大岭南”的地理区域上讲,我省的漳州与龙岩均属于岭南地区,两地的音乐文化同属于岭南音乐文化范围。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音乐问题,是一个新的方式,具有开拓意义,且作者长期进行了音乐田野调查,功底扎实。
潮州音乐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佛道乐、潮阳笛套乐、潮州外江乐等群体性种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仰的坚守,使群体性的潮州音乐种类成为潮州人文化记忆的重要部分。该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潮州本土人关于潮州音乐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做出分析;并在分析潮州本土音乐传承的音乐民俗活动、民间乐社与家庭雅集群体活动中,揭示潮州人利用这些形式获得的音乐通识,以及对自身特定社会角色、群体性格的文化塑造。
作者简介
张曦,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员,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获音乐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并受聘为该院岭南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2014年赴英留学,获得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民族音乐学硕士学位,目前在剑桥大学音乐系音乐与科学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与音乐教育等。参与过的省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文科实验室创新模式探究:岭南音乐传统资源在当代高校的功能转换》《老年精神音乐学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以及《岭南民俗音乐考察及岭南元素创作》,并在《中国音乐学》《音乐传播》和《星海音乐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潮州音乐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佛道乐、潮阳笛套乐、潮州外江乐等群体性种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仰的坚守,使群体性的潮州音乐种类成为潮州人文化记忆的重要部分。该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潮州本土人关于潮州音乐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做出分析;并在分析潮州本土音乐传承的音乐民俗活动、民间乐社与家庭雅集群体活动中,揭示潮州人利用这些形式获得的音乐通识,以及对自身特定社会角色、群体性格的文化塑造。
目录
绪论 “潮州音乐”还是“潮汕音乐”
第一单元 阐释的学理介绍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与科学研究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第二节 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研究的方法、设计与步骤
第二节 三种实用的资料收集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信度、效度与误差
第二单元 阐释对象的基本概况
第三章 潮州音乐的种类与形式
第一节 已有的潮州音乐分类
第二节 本书的潮州音乐分类
第四章 潮州音乐的研究对象
第一节 器乐
第二节 歌乐
第三节 戏乐
第四节 舞乐
第五节 庙堂乐
第三单元 阐释的主要案例
第五章 “我是谁”:潮州畲族歌王雷楚良的音乐行为与自我概念
第一节 缘起:研究雷楚良自我概念的三个原因
第二节 背景:雷楚良与其生活的畲族居住地
第三节 叙事:雷楚良自我概念的形成与体现
第四节 “我是谁”:雷楚良的音乐行为与自我概念
第六章 潮州音乐民俗活动“游神赛会”表演者态度—行为关系的分析与解释
第一节 表演者的态度与行为:一个具体范例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相关理论基础
第三节 表演者行为怎样影响态度: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第四节 表演者行为为何影响态度:群体影响、自我展示与面子需求
结语
第七章 民俗活动中潮州大锣鼓观众态度量表的编制与测量
——以潮州市意溪镇为研究样本
第一节 概念分析与研究假设
第二节 观众态度量表的编制与测量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潮州歌册中的女性角色观
——以《刘明珠全歌》为例
第一节 《刘明珠全歌》中女性的角色刻板定型
第二节 《刘明珠全歌》中女性的性别行为模式
第三节 潮州歌册中的女性角色观的形成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