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徐照著
页数:200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41641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绿色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等概念的提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于建筑的能耗与其带来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如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地位可以减少建筑能耗的负面影响。本书的研究目标就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角度,建立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能耗计算、性能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体系,并进行案例分析。构建:BIM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有效处理并进行绿色建筑分析。在建筑工程能耗分析方面,将分析结果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相联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贝叶斯网络确定指标间的关系,构建BIM-Bayes综合评价优化模型,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功能,提出改进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建议。徐照著的这本《BIM技术与建筑能耗评价分析方法》可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的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徐照,博士,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德国DAAD基金访问学者、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BIM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青年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低碳经济研究所高级专家、台湾土木水利工程学会委员。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目,参与意大利SiTI高等领土与创新研究所交通规划设计研究,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公共基础程项目多维可视化模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工程项目。发表相关领域专业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工程管理、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城市等。
本书特色
随着“绿色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等概念的提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今后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于建筑的能耗与其带来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如果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的地位可以减少建筑能耗的负面影响。本书的研究目标就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角度,建立针对建筑工程项目能耗计算、性能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体系,并进行案例分析。构建:BIM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有效处理并进行绿色建筑分析。在建筑工程能耗分析方面,将分析结果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相联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贝叶斯网络确定指标间的关系,构建BIM-Bayes综合评价优化模型,利用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功能,提出改进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建议。徐照著的这本《BIM技术与建筑能耗评价分析方法》可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和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运维阶段的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第二章 BIM技术与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2.1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2.1.1 BIM相关理论2.1.2 BIM软件工具2.1.3 BIM技术应用2.2 绿色建筑与能耗分析2.2.1 绿色建筑的定义2.2.2 建筑节能现状2.2.3 绿色建筑预评估2.2.4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2.3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BIM应用2.3.1 BIM技术特点与应用2.3.2 BIM技术在环评中的适用性2.3.3 结合BIM的环评工具2.4 全生命周期评估与决策分析方法2.4.1 全生命周期评估定义2.4.2 全生命周期评估框架2.4.3 建设项目LCA决策分析方法2.4.4 贝叶斯网络2.5 BIM与LCA分析方法的结合2.5.1 BIM与LCA结合的优势及应用2.5.2 BIM-LCA功能分析模块2.5.3 BIM-LCA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的意义第三章 基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3.1 分析流程3.1.1 BIM模型的构建3.1.2 Ecotect模型的构建3.1.3 绿色评价分析结果3.2 评价指标3.2.1 指标体系设计3.2.2 指标量化3.3 基于BIM的评价指标体系3.3.1 BIM技术与绿色建筑评价3.3.2 评价体系的构建第四章 结合BIM的贝叶斯网络评价与优化方法设计4.1 影响因素参数化4.2 指标优化4.2.1 遮阳构件优化4.2.2 自然通风性能优化4.3 BIM-Bayes综合评价优化模型4.3.1 贝叶斯网络模型的构建4.3.2 BIM-Bayes综合评价模型4.3.3 BIM-Bayes综合优化模型4.4 评价模型的分析优化4.4.1 案例概述4.4.2 评价结果与优化分析第五章 BIM-LCA环境影响评价分析5.1 分析框架与步骤5.1.1 确定研究目的5.1.2 确定研究范围5.2 模型构建与计算5.2.1 BIM模型构建5.2.2 属性信息关联与数据库的构建——清单分析5.3 模拟结果分析第六章 BIM-LCA的环境影响决策方法-AHP层次分析法第七章 案例分析一——建筑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第八章 案例分析二——建筑日照分析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A:关于结合BIM技术的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的调研附录B:绿色建筑节能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彩图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