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晖等著
页数:28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221103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级积极出台支持小城镇发展的政策,企业和媒体等社会各界开始高度关注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呈现出全社会支持小城镇发展的良好氛围。本书由建设部牵头,采取了抓住基本要素、实行调查、实施严谨分析等重要方法,以小城镇的人口、生活、经济和空间等社会发展中最基本的四大要素为研究核心并设计直观明确的调查问卷,组织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院、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13家科研单位,1000余人对全国121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水平、形态、结构、功能、作用、优劣势、内在机制、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分析,掌握了小城镇的最手资料并形成了结论客观、表述通俗、形式生动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赵晖: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社会工学专业工学博士,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长期负责村镇建设工作。
张雁:北京大学风景园林工程硕士,现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副处长,长期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陈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地理学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理学硕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副所长,高级规划师,长期从事村镇研究工作。
杨超:荷兰特温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与地球观测专业(城市与区域规划方向)理学硕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所规划师,长期从事村镇研究工作。
赵鹏军: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科研和教学工作。
陆希刚: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博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讲师,长期从事城乡规划及城市地理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村镇聚落变迁。
本书特色
中国的小城镇量大面广,同时又蕴藏着珍贵的历史建筑和城镇物质与非物质遗产,有待人们去发掘、认识、保护。《说清小城镇 全国121个小城镇详细调查》一书立意新颖,深入浅出,通过大量一手新鲜素材的实地采集和分析,归纳小城镇的基本特征,诸如“20分钟出行生活圈、步行为主;日常休闲以低成本的看电视、玩手机为主;70%的人口拥有自建房;幸福感归属感强,但近 9成居民却希望子女孙辈能到城市扎根”等结论引人深思,是我国近年来村镇领域少有的佳作!我衷心地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
——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说清小城镇 全国121个小城镇详细调查》课题组在全国对县城以下的小城镇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这对认识我国小城镇的基本情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书力求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文字简炼,用大量图表、照片进行表述,大大增强了可读性,读者群体范围广泛,既适合城乡规划、聚落地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高校师生参考,也适合县、乡镇行政人员和规划建设管理人员阅读。
——宁越敏,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0.1为什么要说清小城镇
0.1.1小城镇是更符合国情的大战略
0.1.2小城镇发展得并不好
0.1.3对小城镇的认识不全、不透
0.2怎样说清小城镇
0.2.1透视小城镇“人、生活、经济、空间”四个基本面
0.2.2实施全国性抽样、镇区全覆盖式的调查
0.2.3实施深入、透彻的调查
0.3调查了什么样的小城镇
0.3.1调查对象
0.3.2抽样方法及调查样本
1小城镇住着什么样的人
1.1人口结构
1.1.1年龄金字塔呈“纺锤形”,不同于农村“386199部队”
1.1.2七成以上的常住居民为农业户籍
1.1.3七成以上居民受教育水平在初中及以下
1.2劳动就业
1.2.1务农、打工、经商、上班“四分天下”
1.2.2青年打工、中年经商、老年务农
1.2.3八成为个体就业,兼业普遍
1.2.4一半以上就业者工作时间相对自由
1.2.5镇内就业为主,年轻就业者更愿意选择县级及以上城市
1.3居民收入
1.3.1中低收入为主,平均收入高于农村、低于城市
1.3.2机关上班和开店收入最高,打工和务农收入最低
1.3.3劳务收入为主,财产性收入少
1.4家庭结构
1.4.1世居家庭多,迁入家庭主要来自周边农村
1.4.2一两代人组建的小型家庭普遍,户均3人
1.4.3家庭结构稳定,留守儿童少
1.4.4直系亲属中年轻人在城里,老年人在村里
1.5小结
2小城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2.1日常消费
2.1.1消费水平略高于农村,远低于城市
2.1.2生存型消费比重大,恩格尔系数相似于城市20世纪90年代水平
2.1.3日常购物镇内为主,较高端消费依赖周边县市
2.1.4空调、电脑、汽车开始走入普通家庭
2.1.5文娱等享乐消费普遍少,但高收入家庭相关消费明显增多
2.1.6超六成居民用智能手机,信息化刺激消费增长趋势明显
2.1.7有现代消费欲望,预期大额消费以买房买车为主
2.2居民住房
2.2.1七成居民住宅自建,买房租房量少价低
2.2.2住宅面积户均150平方米,人均45平方米
2.2.3几乎没有装修,厨卫浴等基本功能与城市有明显差距
2.2.4一半以上住宅在2000年后建设,住房满意度较高
2.3交通出行
2.3.1镇内购物串门最常见,去县市普遍较少
2.3.2出行“20分钟生活圈”
2.3.3步行是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
2.3.4超七成居民认为出行方便
2.4休闲娱乐
2.4.1日常休闲以看电视、玩手机、闲逛闲聊等低成本消遣方式为主
2.4.2六成家庭半年都不外出就餐一次,3/4家庭从不旅游
……
2.5公共服务
2.5.1在镇内完成义务教育,高中就学主要在县城
2.5.2镇里看小病,县市看大病
2.5.3居家养老倾向明显
2.5.4在镇可办日常基本事务,仍对县城依赖多
2.6心态意愿
2.6.1六成居民满意现状,超三成认为小城镇接近城市
2.6.2最满意生态交通与邻里氛围,最不满意经济就业与设施服务
2.6.3故土情结根深蒂固,归属感较强,是幸福感重要来源
2.6.4三成居民愿意留镇,八成希望后代去城市
2.7小结
3小城镇的经济是什么样的经济
3.1经济结构与水平
3.1.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差距显著
3.1.2产业结构相似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水平
3.1.3经济长期低速缓增,新常态下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最小
3.1.4工商业投资主要来自本地
3.1.5财政高度依赖上级补贴,“吃饭财政”普遍
3.2小城镇的企业
3.2.1小型、民营、多样的特征突出
3.2.2企业根植于本地
3.2.3产品以原材料、初级加工品、生活生产基本服务为主
3.2.4大部分盈利状况良好,但近年来利润空间受挤压
3.2.5高新企业、新兴企业在小城镇崭露头角
3.2.6返乡创业企业为小城镇增添活力
3.3小城镇的商业
3.3.1商铺三百家,类型上百种
3.3.2沿街底商最常见,定期集市不可缺
3.3.3日常必需店为主,也有品质生活店
3.3.4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3.3.5店铺平均月利润超1万元,店主收入在镇上较高
3.3.6主要服务镇区居民和周边村民
3.4小结
4小城镇的空间是什么样的空间
4.1空间意象
4.1.1选址布局灵活,贴近山水田园
4.1.2沿河沿路居多,常见带状发展
4.1.3路网“非正规”,不规则背街小巷多
4.1.4尺度小巧,建筑低矮,风貌多元
4.1.5城镇中心常为主街、集市,地标多为山水、古建
4.1.6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珍贵
4.2生活空间
4.2.1街坊式居住空间占八成以上,小区式住宅少而散
4.2.2居住用地占比过半,自建住房占八成以上
4.2.3商铺大多沿街分布,“上居下店”十分普遍
4.2.4街道尺度宜人,生活气息浓郁
4.2.5一块板道路为主,人车混行普遍
4.2.6大型公园广场少,街头巷尾休闲空间丰富
4.3土地利用
4.3.1满足基本生活职能为主,生活与生产用地比例约为8:1
4.3.2镇区以村庄为基础,集体土地占六成以上
4.3.3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相互渗透,边角地、插花地、夹心地较多
4.3.4土地混合利用程度高,功能分区不明显
4.3.5建设强度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城市2.4倍
4.4设施配置
4.4.1教育医疗硬件齐全,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4.2大众文化休闲设施普及,但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设施服务缺乏
4.4.3环卫给水通信基本普及,污水处理短板突出
4.4.4旅游服务能力提升滞后,仅两成有星级宾馆
4.5小结
附录典型镇详细调查报告
天津市静海区双塘镇调查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调查报告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调查报告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新桥镇调查报告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云岭镇调查报告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调查报告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调查报告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龙潭镇调查报告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调查报告
海南省文昌市冯坡镇调查报告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调查报告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调查报告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调查报告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什川镇调查报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克孜勒镇调查报告
附图典型镇用地现状图
节选
小城镇住着劳动的人。小城镇绝大多数人靠着劳动谋生,与城市相比,靠资产资本食利的人少之又少。与农村相比,失去劳动力或半失去劳动力的人也相对较少。
小城镇住着家庭完整的人。小城镇家庭以核心家庭为主,不同于农村“386199部队”,夫妻分居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情况较少。小城镇的家庭生活是正常的,社会也是比较稳定的。
小城镇住着初级服务业的蓝领阶层。小城镇就业结构为农民、小商人、打零工者、乡镇干部老师医生“四分天下”,这与以白领及技能蓝领为主的城市就业结构十分不同,也与以务农为主的农村从业结构十分不同。
小城镇住着在收入位于中下层的人。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小城镇的1.8倍,小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农村的1.5倍,小城镇的平均收入低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中间值,在全国来看属于中下层。小城镇的收入虽然较大幅度高于农村,但仍拉低了全国平均收入,属于经济发展的短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