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虎芳主编
页数:270
出版社:中国石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144615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教学而编写的指导性教材。体系安排符合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内容选择尽量做到系统而简明,具备了系统性、简明性、操作性、工具性、适用性等特点。本书包含科技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三个模块。书中还收录和摘编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标准和格式,供学习者查阅和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理科师范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作为非师范类理科学生用书;既可作为研究生用书,也可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人员和中学教师参考。
作者简介
张虎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1983年,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山西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
本书特色
《科技文献检索与科教论文写作》是为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教学而编写的指导性教材。体系安排符合科学研究的思维习惯,内容选择尽量做到系统而简明,具备了系统性、简明性、操作性、工具性、适用性等特点。本书包含科技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和教育科研论文写作三个模块。书中还收录和摘编了科技论文写作的标准和格式,供学习者查阅和参考。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理科师范类专业学生用书,也可作为非师范类理科学生用书;既可作为研究生用书,也可供从事科学研究活动人员和中学教师参考。
目录
第一章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3)
第一节文献类型(3)
1.按加工程度分类(3)
2.按出版类型分类(4)
第二节检索类型(5)
1.手工检索(5)
2.机器检索(5)
3.直接检索(6)
4.间接检索(6)
第三节检索语言(6)
1.分类语言与分类表(7)
2.标题词语言与标题词表(7)
3.叙词语言与叙词表(7)
4.关键词语言(7)
第四节检索工具(8)
1.目录检索(8)
2.文摘检索(8)
3.题录检索(8)
4.索引检索(9)
5.工具书检索(9)
6.光盘检索(9)
7.联机检索(9)
8.网络检索(10)
第五节检索方法和途径(10)
1.检索方法(10)
2.检索途径(11)
3.检索步骤(12)
4.检索策略(12)
第二章事实检索与数据检索(13)
第一节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的信息源(13)
1.参考工具(13)
2.缩微胶卷、数据库和视频资料(17)
3.报纸、期刊(17)
第二节事实和数据的检索(17)
第三章综合性文献检索(19)
第一节《工程索引》检索(19)
1.概述(19)
2.编排结构与著录(20)
3.《EI》检索方法及示例(22)
第二节《科学引文索引》检索(23)
1.概述(23)
2.编排结构与著录(24)
3.《SCI》检索方法及示例(25)
第三节《科学文摘》检索(27)
1.概述(27)
2.编排结构与著录(27)
3.《SA》检索方法及示例(29)
第四节《化学文摘》检索(30)
1.概述(30)
2.编排结构(31)
3.著录内容(31)
4.检索方法(34)
5.查阅原则(37)
第五节《生物学文摘》检索(37)
1.概述(37)
2.文摘著录内容(37)
3.检索途径与方法(38)
4.《生物学文摘/报告、评述、会议录》(39)
第六节《数学评论》检索(40)
第四章专利文献检索(41)
第一节专利文献概述(41)
1.专利文献(41)
2.国际专利分类(IPC)(41)
3.德温特专利分类系统(43)
4.部分国家和地区专利网址(43)
第二节中国专利检索(43)
1.专利检索工具的编排结构(44)
2.专利检索示例(45)
第三节德温特专利检索(46)
1.《世界专利索引》(46)
2.检索方法(48)
3.检索示例(48)
第五章特种文献检索(50)
第一节会议文献(50)
1.会议文献类型(50)
2.检索工具(50)
3.学术会议站点(51)
第二节科技报告(52)
1.PB和AD报告(52)
2.NASA报告(53)
3.DOE报告(53)
第三节学位论文(53)
1.检索工具(54)
2.原文检索(54)
第四节标准文献(54)
1.中国国家标准(55)
2.国际标准(ISO)(55)
3.其他国家标准(56)
第六章计算机检索(58)
第一节概述(58)
1.联机检索(58)
2.光盘检索(58)
3.互联网检索(58)
4.三种检索比较(59)
第二节基本知识(59)
1.命令检索(59)
2.基本命令(62)
第三节命令检索、菜单检索、WWW检索简介(62)
1.命令检索(62)
2.菜单检索(63)
3.WWW检索(63)
第四节计算机检索(64)
1.检索步骤(64)
2.检索技巧(65)
第五节联机检索(66)
1.DIALOG(66)
2.OCLC(图书馆联机计算机中心)(69)
3.EI Village(70)
4.我国的联机检索(71)
第七章搜索引擎(74)
第一节搜索引擎概述(74)
1.搜索引擎分类(74)
2.工作原理(75)
3.简单使用(76)
第二节Google搜索引擎(77)
1.Google学术搜索(77)
2.Google简单搜索(78)
3.Google辅助搜索(79)
4.Google高级搜索(79)
5.Google搜索技巧(80)
第三节百度搜索引擎(82)
1.百度简单搜索(83)
2.百度高级搜索(84)
第八章文献数据库(85)
第一节文献数据库概述(85)
1.常用外文文献数据库(86)
2.常用中文文献数据库(87)
第二节常用外文文献数据库检索(88)
1.SpringerLink数据库(88)
2.Engineering Village 2数据库(91)
3.ScienceDirect数据库(95)
4.Web of Science数据库(97)
第三节常用中文文献数据库检索(102)
1.中国知网(CNKI)(102)
2.维普数据库(105)
3.万方数据库(108)
第二部分科技论文写作
第九章科技论文概述(111)
第一节科技论文(111)
1.按发挥的作用分类(111)
2.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112)
第二节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113)
1.创新性(113)
2.理论性(113)
3.科学性(114)
4.准确性(114)
5.规范性(114)
第三节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与写作意义(114)
1.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114)
2.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115)
第十章科技论文写作程序(117)
第一节论文选题(117)
1.论文选题原则(117)
2.论文选题来源(117)
3.论文选题注意事项(118)
第二节资料搜集(120)
1.资料收集的重要性(120)
2.资料搜集的范围(120)
3.资料搜集的要求(121)
4.资料搜集的途径(122)
5.资料的鉴别与整理(123)
第三节信息检索(124)
1.信息检索类型(124)
2.信息检索步骤(124)
3.论文查找(125)
第四节研究实(试)验(126)
1.实(试)验方案设计原则(126)
2.仪器设备的准备与校正(128)
3.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28)
4.实(试)验研究(128)
5.实(试)验类型(129)
6.实(试)验结果与处理(131)
第五节论文撰写(132)
1.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132)
2.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133)
3.科技论文的撰写(135)
第十一章科研论文写作思维(137)
第一节思维概述(137)
1.思维的特性(137)
2.思维的类型(137)
3.思维的形式(138)
第二节思维的基本规律(139)
1.同一律(140)
2.矛盾律(140)
3.排中律(140)
4.充足理由律(140)
第三节思维过程(141)
1.分析与综合(141)
2.比较(141)
3.抽象和概括(141)
第十二章科技论文结构与表达(142)
第一节结构(142)
1.结构建构的原则(142)
2.结构的内容(142)
第二节表达(144)
1.叙述(144)
2.说明(145)
3.议论(146)
第十三章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与规范(147)
第一节科技论文写作格式(147)
1.题名(147)
2.署名(149)
3.摘要(149)
4.关键词(150)
5.引言(150)
6.正文(150)
7.致谢(153)
8.参考文献(153)
9.附录(154)
10.注释(154)
第二节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154)
1.层次标题(154)
2.计量单位(155)
3.量符号(156)
4.数字(157)
5.图表(159)
6.文献著录(159)
第三部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
第十四章教育科学研究范式(165)
第一节科学主义研究范式(165)
1.研究方法(165)
2.研究技术(165)
3.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特点(165)
4.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步骤(165)
第二节人本主义研究范式(166)
1.研究方法(166)
2.研究技术(166)
3.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特点(166)
4.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步骤(166)
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比较(167)
1.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167)
2.两种研究范式的不足(167)
第十五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69)
第一节行动研究法(169)
1.行动研究的特征(169)
2.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170)
3.行动研究过程(171)
第二节问卷调查法(174)
1.问卷调查的程序(174)
2.问卷的结构(175)
3.问卷的编制(180)
4.调查范围选择举例(180)
5.问卷回收(181)
第三节比较研究法(186)
1.比较研究的步骤(186)
2.基本要求(186)
第四节文献研究法(187)
1.文献研究的意义(187)
2.文献的分类(187)
3.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188)
4.教育文献的检索、收集、鉴别和整理(191)
则(194)
3.创新性原则(195)
4.科学性原则(195)
第二节选题的路径(196)
1.纵向与横向选题路径(196)
2.自主选题路径(197)
第三节选题的切入点(199)
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2.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3.以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4.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5.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6.以实验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7.以学科的教学创新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8.以评价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9.以教学手段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10.从其他方面切入来选题(200)
第四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201)
1.题目太大(201)
2.主题太偏(201)
3.题目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201)
4.题目表述含糊不清(201)
第五节课题的论证(202)
1.系统论证法(202)
2.七要素论证法(203)
第十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204)
第一节开题报告(204)
1.开题报告的模式(204)
2.开题报告的撰写(206)
3.开题报告的陈述(206)
4.开题报告举例(207)
第二节研究方案的设计(211)
1.课题名称(21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3.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3)
4.研究的理论依据(215)
5.研究对象与范围(215)
6.研究内容与问题(216)
7.研究的方法(216)
8.研究的步骤(217)
9.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217)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218)
11.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218)
第十八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219)
第一节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219)
1.研究报告(219)
2.结题报告(220)
第二节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221)
1.题目(221)
2.署名(222)
3.摘要(222)
4.关键词(223)
5.序言(223)
6.正文(224)
7.结论(224)
8.参考文献(224)
9.附录(227)
10.致谢(227)
第三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层次标识(227)
1.中国惯用标识(227)
2.国际惯用标识(227)
第四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修改(228)
1.写作(228)
2.修改(228)
参考文献(230)
附录〖JY。〗(〖CM(1最2〗230〖CM)〗)
附录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1987(节录)(233)
附录2《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238)
附录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节录)(240)
附录4《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节录)(250)
附录5《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节录)(254)
附录6《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节录)(264)
附录7理科部分期刊目录表(267)
第十六章教育科学研究选题(194)
第一节选题的原则(194)
1.现实性原则(194)
2.应用性原则(194)
3.创新性原则(195)
4.科学性原则(195)
第二节选题的路径(196)
1.纵向与横向选题路径(196)
2.自主选题路径(197)
第三节选题的切入点(199)
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2.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3.以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4.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5.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6.以实验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7.以学科的教学创新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8.以评价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9.以教学手段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10.从其他方面切入来选题(200)
第四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201)
1.题目太大(201)
2.主题太偏(201)
3.题目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201)
4.题目表述含糊不清(201)
第五节课题的论证(202)
1.系统论证法(202)
2.七要素论证法(203)
第十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204)
第一节开题报告(204)
1.开题报告的模式(204)
2.开题报告的撰写(206)
3.开题报告的陈述(206)
4.开题报告举例(207)
第二节研究方案的设计(211)
1.课题名称(21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3.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3)
4.研究的理论依据(215)
5.研究对象与范围(215)
6.研究内容与问题(216)
7.研究的方法(216)
8.研究的步骤(217)
9.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217)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218)
11.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218)
第十八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219)
第一节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219)
1.研究报告(219)
2.结题报告(220)
第二节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221)
1.题目(221)
2.署名(222)
3.摘要(222)
4.关键词(223)
5.序言(223)
6.正文(224)
7.结论(224)
8.参考文献(224)
9.附录(227)
10.致谢(227)
第三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层次标识(227)
1.中国惯用标识(227)
2.国际惯用标识(227)
第四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修改(228)
1.写作(228)
2.修改(228)
参考文献(230)
附录〖JY。〗(〖CM(1最2〗230〖CM)〗)
附录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1987(节录)(233)
附录2《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238)
附录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节录)(240)
附录4《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节录)(250)
附录5《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节录)(254)
附录6《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节录)(264)
附录7理科部分期刊目录表(267)
1.现实性原则(194)
2.应用性原则(194)
3.创新性原则(195)
4.科学性原则(195)
第二节选题的路径(196)
1.纵向与横向选题路径(196)
2.自主选题路径(197)
第三节选题的切入点(199)
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2.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3.以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4.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5.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6.以实验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7.以学科的教学创新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8.以评价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9.以教学手段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10.从其他方面切入来选题(200)
第四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201)
1.题目太大(201)
2.主题太偏(201)
3.题目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201)
4.题目表述含糊不清(201)
第五节课题的论证(202)
1.系统论证法(202)
2.七要素论证法(203)
第十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204)
第一节开题报告(204)
1.开题报告的模式(204)
2.开题报告的撰写(206)
3.开题报告的陈述(206)
4.开题报告举例(207)
第二节研究方案的设计(211)
1.课题名称(21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3.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3)
4.研究的理论依据(215)
5.研究对象与范围(215)
6.研究内容与问题(216)
7.研究的方法(216)
8.研究的步骤(217)
9.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217)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218)
11.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218)
第十八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219)
第一节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219)
1.研究报告(219)
2.结题报告(220)
第二节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221)
1.题目(221)
2.署名(222)
3.摘要(222)
4.关键词(223)
5.序言(223)
6.正文(224)
7.结论(224)
8.参考文献(224)
9.附录(227)
10.致谢(227)
第三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层次标识(227)
1.中国惯用标识(227)
2.国际惯用标识(227)
第四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修改(228)
1.写作(228)
2.修改(228)
参考文献(230)
附录〖JY。〗(〖CM(1最2〗230〖CM)〗)
附录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1987(节录)(233)
附录2《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238)
附录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节录)(240)
附录4《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节录)(250)
附录5《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节录)(254)
附录6《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节录)(264)
附录7理科部分期刊目录表(267)
第一部分科技文献检索〖JY。〗(〖CM(12〗1〖CM)〗)
第一章科技文献检索基础知识(3)
第一节文献类型(3)
1.按加工程度分类(3)
2.按出版类型分类(4)
第二节检索类型(5)
1.手工检索(5)
2.机器检索(5)
3.直接检索(6)
4.间接检索(6)
第三节检索语言(6)
1.分类语言与分类表(7)
2.标题词语言与标题词表(7)
3.叙词语言与叙词表(7)
4.关键词语言(7)
第四节检索工具(8)
1.目录检索(8)
2.文摘检索(8)
3.题录检索(8)
4.索引检索(9)
5.工具书检索(9)
6.光盘检索(9)
7.联机检索(9)
8.网络检索(10)
第五节检索方法和途径(10)
1.检索方法(10)
2.检索途径(11)
3.检索步骤(12)
4.检索策略(12)
第二章事实检索与数据检索(13)
第一节事实检索和数据检索的信息源(13)
1.参考工具(13)
2.缩微胶卷、数据库和视频资料(17)
3.报纸、期刊(17)
第二节事实和数据的检索(17)
第三章综合性文献检索(19)
第一节《工程索引》检索(19)
1.概述(19)
2.编排结构与著录(20)
3.《EI》检索方法及示例(22)
第二节《科学引文索引》检索(23)
1.概述(23)
2.编排结构与著录(24)
3.《SCI》检索方法及示例(25)
第三节《科学文摘》检索(27)
1.概述(27)
2.编排结构与著录(27)
3.《SA》检索方法及示例(29)
第四节《化学文摘》检索(30)
1.概述(30)
2.编排结构(31)
3.著录内容(31)
4.检索方法(34)
5.查阅原则(37)
第五节《生物学文摘》检索(37)
1.概述(37)
2.文摘著录内容(37)
3.检索途径与方法(38)
4.《生物学文摘/报告、评述、会议录》(39)
第六节《数学评论》检索(40)
第四章专利文献检索(41)
第一节专利文献概述(41)
1.专利文献(41)
2.国际专利分类(IPC)(41)
3.德温特专利分类系统(43)
4.部分国家和地区专利网址(43)
第二节中国专利检索(43)
1.专利检索工具的编排结构(44)
2.专利检索示例(45)
第三节德温特专利检索(46)
1.《世界专利索引》(46)
2.检索方法(48)
3.检索示例(48)
第五章特种文献检索(50)
第一节会议文献(50)
1.会议文献类型(50)
2.检索工具(50)
3.学术会议站点(51)
第二节科技报告(52)
1.PB和AD报告(52)
2.NASA报告(53)
3.DOE报告(53)
第三节学位论文(53)
1.检索工具(54)
2.原文检索(54)
第四节标准文献(54)
1.中国国家标准(55)
2.国际标准(ISO)(55)
3.其他国家标准(56)
第六章计算机检索(58)
第一节概述(58)
1.联机检索(58)
2.光盘检索(58)
3.互联网检索(58)
4.三种检索比较(59)
第二节基本知识(59)
1.命令检索(59)
2.基本命令(62)
第三节命令检索、菜单检索、WWW检索简介(62)
1.命令检索(62)
2.菜单检索(63)
3.WWW检索(63)
第四节计算机检索(64)
1.检索步骤(64)
2.检索技巧(65)
第五节联机检索(66)
1.DIALOG(66)
2.OCLC(图书馆联机计算机中心)(69)
3.EI Village(70)
4.我国的联机检索(71)
第七章搜索引擎(74)
第一节搜索引擎概述(74)
1.搜索引擎分类(74)
2.工作原理(75)
3.简单使用(76)
第二节Google搜索引擎(77)
1.Google学术搜索(77)
2.Google简单搜索(78)
3.Google辅助搜索(79)
4.Google高级搜索(79)
5.Google搜索技巧(80)
第三节百度搜索引擎(82)
1.百度简单搜索(83)
2.百度高级搜索(84)
第八章文献数据库(85)
第一节文献数据库概述(85)
1.常用外文文献数据库(86)
2.常用中文文献数据库(87)
第二节常用外文文献数据库检索(88)
1.SpringerLink数据库(88)
2.Engineering Village 2数据库(91)
3.ScienceDirect数据库(95)
4.Web of Science数据库(97)
第三节常用中文文献数据库检索(102)
1.中国知网(CNKI)(102)
2.维普数据库(105)
3.万方数据库(108)
第二部分科技论文写作〖JY。〗(〖CM(1最2〗109〖CM)〗)
第九章科技论文概述(111)
第一节科技论文(111)
1.按发挥的作用分类(111)
2.按研究方式和论述内容分类(112)
第二节科技论文写作基本要求(113)
1.创新性(113)
2.理论性(113)
3.科学性(114)
4.准确性(114)
5.规范性(114)
第三节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与写作意义(114)
1.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114)
2.科技论文的写作意义(115)
第十章科技论文写作程序(117)
第一节论文选题(117)
1.论文选题原则(117)
2.论文选题来源(117)
3.论文选题注意事项(118)
第二节资料搜集(120)
1.资料收集的重要性(120)
2.资料搜集的范围(120)
3.资料搜集的要求(121)
4.资料搜集的途径(122)
5.资料的鉴别与整理(123)
第三节信息检索(124)
1.信息检索类型(124)
2.信息检索步骤(124)
3.论文查找(125)
第四节研究实(试)验(126)
1.实(试)验方案设计原则(126)
2.仪器设备的准备与校正(128)
3.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128)
4.实(试)验研究(128)
5.实(试)验类型(129)
6.实(试)验结果与处理(131)
第五节论文撰写(132)
1.科技论文的基本要求(132)
2.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133)
3.科技论文的撰写(135)
第十一章科研论文写作思维(137)
第一节思维概述(137)
1.思维的特性(137)
2.思维的类型(137)
3.思维的形式(138)
第二节思维的基本规律(139)
1.同一律(140)
2.矛盾律(140)
3.排中律(140)
4.充足理由律(140)
第三节思维过程(141)
1.分析与综合(141)
2.比较(141)
3.抽象和概括(141)
第十二章科技论文结构与表达(142)
第一节结构(142)
1.结构建构的原则(142)
2.结构的内容(142)
第二节表达(144)
1.叙述(144)
2.说明(145)
3.议论(146)
第十三章科技论文写作格式与规范(147)
第一节科技论文写作格式(147)
1.题名(147)
2.署名(149)
3.摘要(149)
4.关键词(150)
5.引言(150)
6.正文(150)
7.致谢(153)
8.参考文献(153)
9.附录(154)
10.注释(154)
第二节科技论文的规范表达(154)
1.层次标题(154)
2.计量单位(155)
3.量符号(156)
4.数字(157)
5.图表(159)
6.文献著录(159)
第三部分教育科研论文写作〖JY。〗(〖CM(1最2〗163〖CM)〗)
第十四章教育科学研究范式(165)
第一节科学主义研究范式(165)
1.研究方法(165)
2.研究技术(165)
3.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特点(165)
4.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步骤(165)
第二节人本主义研究范式(166)
1.研究方法(166)
2.研究技术(166)
3.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特点(166)
4.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步骤(166)
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比较(167)
1.两种研究范式的差异(167)
2.两种研究范式的不足(167)
第十五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169)
第一节行动研究法(169)
1.行动研究的特征(169)
2.行动研究的操作模式(170)
3.行动研究过程(171)
第二节问卷调查法(174)
1.问卷调查的程序(174)
2.问卷的结构(175)
3.问卷的编制(180)
4.调查范围选择举例(180)
5.问卷回收(181)
第三节比较研究法(186)
1.比较研究的步骤(186)
2.基本要求(186)
第四节文献研究法(187)
1.文献研究的意义(187)
2.文献的分类(187)
3.教育文献的主要分布(188)
4.教育文献的检索、收集、鉴别和整理(191)
第十六章教育科学研究选题(194)
第一节选题的原则(194)
1.现实性原则(194)
2.应用性原则(194)
3.创新性原则(195)
4.科学性原则(195)
第二节选题的路径(196)
1.纵向与横向选题路径(196)
2.自主选题路径(197)
第三节选题的切入点(199)
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2.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3.以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4.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5.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6.以实验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7.以学科的教学创新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8.以评价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9.以教学手段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10.从其他方面切入来选题(200)
第四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201)
1.题目太大(201)
2.主题太偏(201)
3.题目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201)
4.题目表述含糊不清(201)
第五节课题的论证(202)
1.系统论证法(202)
2.七要素论证法(203)
第十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204)
第一节开题报告(204)
1.开题报告的模式(204)
2.开题报告的撰写(206)
3.开题报告的陈述(206)
4.开题报告举例(207)
第二节研究方案的设计(211)
1.课题名称(21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3.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3)
4.研究的理论依据(215)
5.研究对象与范围(215)
6.研究内容与问题(216)
7.研究的方法(216)
8.研究的步骤(217)
9.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217)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218)
11.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218)
第十八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219)
第一节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219)
1.研究报告(219)
2.结题报告(220)
第二节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221)
1.题目(221)
2.署名(222)
3.摘要(222)
4.关键词(223)
5.序言(223)
6.正文(224)
7.结论(224)
8.参考文献(224)
9.附录(227)
10.致谢(227)
第三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层次标识(227)
1.中国惯用标识(227)
2.国际惯用标识(227)
第四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修改(228)
1.写作(228)
2.修改(228)
参考文献(230)
附录
附录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1987(节录)(233)
附录2《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238)
附录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节录)(240)
附录4《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节录)(250)
附录5《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节录)(254)
附录6《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节录)(264)
附录7理科部分期刊目录表(267)
”
“第十六章教育科学研究选题(194)
第一节选题的原则(194)
1.现实性原则(194)
2.应用性原则(194)
3.创新性原则(195)
4.科学性原则(195)
第二节选题的路径(196)
1.纵向与横向选题路径(196)
2.自主选题路径(197)
第三节选题的切入点(199)
1.以学生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2.以教材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3.以课程大纲或课程标准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4.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199)
5.以教学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6.以实验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7.以学科的教学创新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8.以评价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9.以教学手段为研究对象作为切入点选题(200)
10.从其他方面切入来选题(200)
第四节选题易出现的问题(201)
1.题目太大(201)
2.主题太偏(201)
3.题目包含两个以上的论题(201)
4.题目表述含糊不清(201)
第五节课题的论证(202)
1.系统论证法(202)
2.七要素论证法(203)
第十七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案设计(204)
第一节开题报告(204)
1.开题报告的模式(204)
2.开题报告的撰写(206)
3.开题报告的陈述(206)
4.开题报告举例(207)
第二节研究方案的设计(211)
1.课题名称(212)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
3.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3)
4.研究的理论依据(215)
5.研究对象与范围(215)
6.研究内容与问题(216)
7.研究的方法(216)
8.研究的步骤(217)
9.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217)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218)
11.经费预算与设备条件要求(218)
第十八章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219)
第一节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219)
1.研究报告(219)
2.结题报告(220)
第二节教育科研论文的结构(221)
1.题目(221)
2.署名(222)
3.摘要(222)
4.关键词(223)
5.序言(223)
6.正文(224)
7.结论(224)
8.参考文献(224)
9.附录(227)
10.致谢(227)
第三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层次标识(227)
1.中国惯用标识(227)
2.国际惯用标识(227)
第四节教育科研论文的写作与修改(228)
1.写作(228)
2.修改(228)
参考文献(230)
附录
附录1《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 7713—1987(节录)(233)
附录2《文摘编写规则》GB 6447—1986(238)
附录3《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节录)(240)
附录4《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节录)(250)
附录5《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节录)(254)
附录6《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节录)(264)
附录7理科部分期刊目录表(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