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奥里森马凳
页数:248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4724570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美国青年由于年轻无知失去了自己一切宝贵的东西——家庭、财产和工作,凄惨地流落街头,四处寻找着赖以度日的种种答案。直到有一天,他收到“来自上帝的馈赠”——一位神父交给他一份包含15本著作的书单。从此,他奇迹般地获取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很快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羊皮卷》汇集世界上优秀的精神导师们的思想精华,揭示了希望、财富、幸福的真正秘密,以及怎样追求到它们的成功法则。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却是亘古不变的,打开这部人生百科全书,你一定会获得非凡的感悟和无穷的力量。
本书特色
奥里森·马登著的《羊皮卷(精)》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丛书,所辑录的内容都是近200年来美国各个行业中的成功人士,他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循循善诱地向世人告知成功的秘密以及由之所带来的幸福生活的意义。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做人处事的原则却是亘古不变的,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原则去生活才能获得成功,才能实现你的目标,从而改变自己的一生。
目录
第一章 说话是一门无与伦比的艺术
第二章 美是最好的教育
第三章 个人魅力源自良好性格
第二卷 积极心态的力量
第一章 改变从自己开始
第二章 幸福与自信:成功者心中的力量
第三章 人际关系:激励自己与他人的力量
第三卷 自己拯救自己
第一章 天助自助者
第二章 命运总是站在勤奋的一边
第三章 无论干什么,均需全力以赴
第四卷 思考致富
第一章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第二章 有渴望,才有希望
第三章 信心是心智的催化剂
第五卷 向你挑战
第一章 无限的成功就是无限的挑战
第二章 敢于去做最好的你
第三章 最大的冒险就是不去冒险
第六卷 思考的人
第一章 明天是今天思考的结果
第二章 环境生成于自己的思想
第三章 人是自己身体的创造者
第七卷 钻石宝地
第一章 讲给“特殊的朋友”的故事
第二章 财富,就在你脚下
第三章 金钱有力量,却不等于力量
第八卷 最伟大的力量
序 善于发现“最伟大的力量”
第一章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伟大的力量
第二章 环境不能控制,但是可以选择
第三章 成败其实是自己内心的抉择
第九卷 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
第一章 激情,将带来奇迹
第二章 技巧不是生活的本真
第三章 获取信任,首先得值得信任
第十卷 唤起心中的巨人
第一章 人没有梦想,就注定会沦为失败者
第二章 很多时候,我们被心而非脑所指挥
第三章 改变:释放你潜藏的能量
节选
《羊皮卷》: 急功近利是美利坚民族性格的显著表现之一,而整个世界正在被这种观念所同化。若是不能帮助我们获得权势和职位,不能给我们带来财源和金钱,任何事物,都无一例外地会让我们心生厌烦。对于朋友,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和他们交流思想、分享乐趣。相反,我们倾向于将他们视为一架梯子上的诸多梯级,并喜欢根据其能够为我们的事业带来多少顾客、委托人或是客户;为我们的书作带来多少读者;能否有能力帮助自己得到某个垂涎已久的职位等,来衡量他们的价值。 这是一个充满浮躁和喧嚣的时代,一切都讲究高效而快捷。从前,想成为一个智者的忠实听众,追随其左右,一直被视为是一种奢侈。但比起最摩登的讲演和任何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行为更为精彩。因为性情的触碰和交流像磁石一般有吸引力,而智者富有风度的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将令我们神魂颠倒。从智者的谈吐之间汲取知识的甘露,对于那些热切期盼接受教育的饥渴的灵魂来说,简直如同享用丰盛而美味的筵席一般。 但是在今天,一切都是那样快捷。我们没有时间在街上驻足,更没有闲心彼此致以得体的问候。这样的问候再也不可能是文雅的鞠躬,最多只是一声“你好”,或伴随迅速点头示意的“早安”。一切都得让位于内心膨胀的物欲,我们已无暇顾及自己的举止是否文雅和有风度。 富于骑士精神的安逸悠闲的岁月已经和现代文明挥手作别,从此一去不复返。而其间蕴含的巨大魅力也随之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新潮的“个人主义”精神。时下,我们可能会痴迷于戏剧《特洛伊》,夜夜成群结队地涌入剧院或其他娱乐场所。我们太忙碌,没有时间完善自我,养成优雅的风度;也没有时间去创造自己的娱乐方式;也无法如从前的人们那样,在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和及时行乐的处世哲学。一如那些需要靠导师帮忙才能通过考试的大学生幻想买到“现成的教育”,我们付钱给那些表演幽默和逗乐的演员,然后坐下来,捧腹大笑。 生活变得越来越虚假和造作,正日渐远离其自然的本质。昔日那种精致美好的生活方式已经灰飞烟灭,而我们丝毫不曾意识到,还自顾自地以一种可怕的速度驱驰着“人类文明”这辆机车。我们身上那些举止自然、话语诙谐、彬彬有礼和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那些值得珍惜的高贵品行,如今早已了无痕迹。 我们已不复拥有往日悲天悯人的同情心,这是我们语言能力的日渐衰微和颓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太热衷于名利,以至于变得太自私。我们局限于自己的那片小天地之中,终日只顾着埋头于自己的价值提升之中,以至于作茧自缚、对他人冷漠而麻木。可是,如果我们缺乏同情心,就永远不要指望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谈者。因为,缺乏与他人和谐共处的能力、无法融入他人生活的人,怎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倾诉者或倾听者呢? 沃尔特·贝赞特曾高度评价过一位享有巨大声誉的智慧女性。他称赞其为健谈之人,虽然这位女士平常话语并不多,但她善于倾听他人。她身上所拥有那种热忱和怜悯之心,驱使她始终如一地帮身边众多胆小羞怯之人展示出最美好的一面,并努力使他们畅所欲言。人们之所以将她看作一个有魅力的、能说会道的女性,便在于她拥有一种唤醒他人美丽心灵的能力。她具有驱散别人内心恐惧的能力,因而人们都愿意向她敞露心扉。 如果你也希望像这位女士一样有亲和力,就必须在谈话时先学会平易近人,投其所好,通过言语的交流深入他人的内心,打动每一位听众。如果你不能激发听众对它的兴趣,那么不管你对谈论的话题了解得多么透彻,终归是徒劳无功,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当人们拥挤在一个俱乐部的走廊里热情洋溢地进行交谈,或者围聚在一起聆听一场普通的招待会的时候,有些人却因为陷于主观的心绪,而习惯远远地围观,并流露出沉默和无助的眼神,这是多么可悲的情形。他们在不停地思考,但是他们永远只思考他们的事业,除了事业还是事业。他们绞尽脑汁地思考怎样才能更快一点儿——揽到更多的生意,为更多的客户服务,拥有更多的读者,或是住进更华美的豪宅,替更多的病人进行诊断。相比去思考怎样打动别人的心,他们更愿意不停地思考怎样才能出人头地。他们一切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已经打消想要成为善于交谈者的念头。他们总是显得高不可攀,始终保持冷漠与矜持。这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除了自私与自利,再也容纳不下别人。除了他们的事业和自己的那个社交圈这两件事情,他们对其他事物都提不起兴趣。如果你与其谈论这两类事物,他们会立即眉飞色舞起来;但是,对于你的事情、你的志向、你的疾苦或者你需要何种帮助等问题,他们从来漠不关心。身处这样一个狂热、自私和无情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要进行高尚脱俗的言谈,是一件多么不合时宜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