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2018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

封面

作者:聚英教育培训中心编写

页数:11,838页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156510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集教育学考研专业教材和大纲解析于一体的教育学“考研第一资料”, 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五个部分。

本书特色

《2018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根据《2018年教育学统考考试大纲》编写,由“考点分析”、“知识点详解”、“推荐阅读”及“本章习题”构成。在考点分析部分,给出每个知识点的“大纲要求”和“重要级别”;在知识点详解部分,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说明;在推荐阅读部分,介绍与大纲相配套的参考书目。本书还另附10套模拟试题。

目录

历年教育学统考试题考点分布及试卷结构 1

历年教育学统考试题分析及2019年命题预测 23

2018年教育学考研自主命题试卷分析报告 27

名词解释索引 32

第一部分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38

第一节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8

第二节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8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9

本章习题 44

参考答案 44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45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45

第二节 教育的类型、结构与功能 46

第三节 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49

第四节 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51

第五节 教育的发展 52

本章习题 59

参考答案 60

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61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62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64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67

第四节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69

本章习题 77

参考答案 77

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79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79

第二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81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83

本章习题 88

参考答案 89

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91

第一节 教育目的 91

第二节 培养目标 97

本章习题 103

参考答案 104

第六章 教育制度 105

第一节 教育制度的概念 105

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106

第三节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111

本章习题 115

参考答案 116

第七章 课程 118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119

第二节 课程类型 121

第三节 课程编制 123

第四节 课程改革 131

本章习题 141

参考答案 142

第八章 教学 144

第一节 教学概述 145

第二节 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 146

第三节 教学过程 148

第四节 教学模式 154

第五节 教学原则 161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164

第七节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66

第八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71

第九节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172

本章习题 181

参考答案 182

第九章 德育 183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84

第二节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185

第三节 德育过程 188

第四节 德育原则 190

第五节 德育方法 192

第六节 德育途径 193

第七节 德育模式 194

本章习题 201

参考答案 202

第十章 教师与学生 204

第一节 教师 204

第二节 学生 214

第三节 师生关系 216

本章习题 222

参考答案 222

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 225

专题一:终身教育思潮 225

专题二:教育国际化 227

专题三:课程改革 228

专题四:德育 231

第二部分 中国教育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238

第一节 学校萌芽的传说 238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239

第三节 “六艺”教育 240

本章习题 242

参考答案 243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244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245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247

第三节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49

第四节 孟轲的教育思想 253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256

第六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258

第七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260

第八节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61

第九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262

本章习题 268

参考答案 269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271

第一节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271

第二节 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272

第三节 察举制度 273

第四节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73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75

本章习题 278

参考答案 279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28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281

第二节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282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建立 285

第四节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287

第五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288

本章习题 293

参考答案 294

第五章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295

第一节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296

第二节 书院的发展 299

第三节 私塾与蒙学教材 302

第四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 303

第五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306

本章习题 311

参考答案 312

第六章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315

第一节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315

第二节 黄宗羲的“公其是非于学校” 316

第三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 316

本章习题 318

参考答案 319

第七章 近代教育的起步 320

第一节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320

第二节 洋务学堂的兴办 321

第三节 留学教育的起步 323

第四节 “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324

本章习题 327

参考答案 328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330

第一节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331

第二节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331

第三节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332

第四节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334

第五节 严复的教育思想 336

第六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336

第七节 清末的留学教育 338

本章习题 340

参考答案 341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343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344

第二节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345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348

第四节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352

第五节 1922年“新学制” 353

本章习题 360

参考答案 361

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 363

第一节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363

第二节 教育制度改革 365

第三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 365

第四节 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367

本章习题 370

参考答案 371

第十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37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372

第二节 干部教育 374

第三节 群众教育 375

第四节 普通教育 376

第五节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377

本章习题 379

参考答案 380

第十二章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 383

第一节 杨贤江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383

第二节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385

第三节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386

第四节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387

第五节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388

第六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390

本章习题 397

参考答案 398

中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401

专题一:儒家教育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 401

专题二:中国古代“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教育学意义 402

专题三:中国古代教育家的师道观 403

专题四:科举制度 404

专题五:中国古代官学制度 407

专题六:中国古代私学 408

专题七:中国近代学制 410

专题八:中国古代“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的关系 412

第三部分 外国教育史

第一章 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417

第一节 古巴比伦的教育 417

第二节 古埃及的教育 418

第三节 古代印度的教育 419

第四节 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420

本章习题 421

参考答案 422

第二章 古希腊教育 423

第一节 古风时代的教育 423

第二节 古典时代的教育 426

第三节 希腊化时期的教育 427

第四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428

第五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429

第六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431

本章习题 434

参考答案 434

第三章 古罗马教育 435

第一节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435

第二节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436

第三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436

本章习题 440

参考答案 440

第四章 西欧中世纪教育 441

第一节 基督教教育 442

第二节 封建主贵族的世俗教育 443

第三节 中世纪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444

第四节 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和城市学校的发展 445

本章习题 447

参考答案 447

第五章 拜占庭与阿拉伯教育 448

第一节 拜占庭的教育 448

第二节 阿拉伯的教育 449

本章习题 450

参考答案 451

第六章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 452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 452

第二节 新教教育 455

第三节 天主教教育 457

本章习题 458

参考答案 459

第七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 460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 461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 465

第三节 德国近代教育 468

第四节 俄国近代教育 469

第五节 美国近代教育 471

第六节 日本近代教育 474

本章习题 479

参考答案 480

第八章 西欧近代教育思想 482

第一节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483

第二节 卢梭的教育思想 486

第三节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488

第四节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490

第五节 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 493

第六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思想 495

本章习题 506

参考答案 506

第九章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508

第一节 新教育运动 508

第二节 进步教育思潮运动 511

本章习题 515

参考答案 516

第十章 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现代教育制度 517

第一节 英国教育的发展 519

第二节 法国教育的发展 525

第三节 德国教育的发展 528

第四节 美国教育的发展 529

第五节 日本教育的发展 532

第六节 苏联教育的发展 534

本章习题 543

参考答案 543

第十一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想 544

第一节 杜威的教育思想 544

第二节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548

本章习题 553

参考答案 553

外国教育史专题研究 555

专题一:比较分析蒙台梭利与福禄培尔的儿童教育思想 555

专题二:比较分析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 556

第四部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559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559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560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560

本章习题 562

参考答案 563

第二章 心理发展与教育 564

第一节 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564

第二节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565

第三节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567

第四节 心理发展的差异与教育 569

本章习题 576

参考答案 576

第三章 学习及其理论解释 579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述 579

第二节 学习的联结理论 581

第三节 学习的认知理论 585

第四节 学习的建构理论 590

第五节 学习的人本理论 594

本章习题 602

参考答案 603

第四章 学习动机 607

第一节 学习动机实质及其作用 607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608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612

本章习题 619

参考答案 620

第五章 知识的建构 622

第一节 知识及知识建构 622

第二节 知识的理解 624

第三节 错误概念的转变 626

第四节 知识的整合与应用 628

本章习题 634

参考答案 635

第六章 技能的形成 637

第一节 技能及其应用 637

第二节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639

第三节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641

本章习题 645

参考答案 646

第七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647

第一节 学习策略及其结构 647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648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650

第四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651

本章习题 653

参考答案 654

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656

第一节 当代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657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658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660

第四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661

第五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662

本章习题 664

参考答案 665

第九章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 668

第一节 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 668

第二节 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669

第三节 品德的形成过程与培养 671

第四节 品德不良的矫正 672

本章习题 673

参考答案 674

教育心理学专题研究 676

专题一:概念辨析 676

专题二:比较分析 677

专题三:问题研究 679

第五部分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 教育研究概述 682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683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686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689

第四节 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690

第五节 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类型 691

本章习题 696

参考答案 697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698

第一节 选题的主要来源 698

第二节 选题的基本要求 699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设计 700

第四节 课题论证的基本内容 705

本章习题 709

参考答案 710

第三章 教育文献检索 711

第一节 教育文献概述 711

第二节 教育文献的种类及主要分布 712

第三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基本过程及主要方法 714

第四节 教育文献检索的要求 716

本章习题 718

参考答案 719

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720

第一节 教育观察研究概述 720

第二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722

第三节 教育观察研究的实施程序 723

本章习题 728

参考答案 729

第五章 教育调查研究 730

第一节 教育调查研究概述 731

第二节 问卷调查 733

第三节 访谈调查 736

第四节 测量调查 739

本章习题 748

参考答案 748

第六章 教育实验研究 750

第一节 教育实验研究概述 751

第二节 教育实验的基本类型 754

第三节 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756

第四节 教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758

第五节 教育实验设计的主要格式 759

本章习题 766

参考答案 767

第七章 教育行动研究 769

第一节 教育行动研究概述 769

第二节 教育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 771

本章习题 776

参考答案 776

第八章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777

第一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 777

第二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778

第三节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性分析 780

本章习题 783

参考答案 784

第九章 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785

第一节 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785

第二节 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788

本章习题 789

参考答案 790

教育研究方法专题研究 791

专题一:辨析 791

专题二:简答题 792

专题三:材料分析 793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796

参考答案 801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08

参考答案 808

2016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14

参考答案 814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27

参考答案 832

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部分) 838

参考答案 838

2017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47

答案解析 848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58

答案解析 864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74

答案解析 874

2018年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 883

答案解析 883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2018年教育学考研复习指南》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