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建平,刘新庚著
页数:26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42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在经济新常态、国际新格局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方法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采用新策略。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本书研究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纠正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学生思想方法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与手段,作为认识过程中的规划、线路和手段,它对大学生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保证认识活动的正确进行。因此,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系统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提升,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意义重大。
作者简介
傅建平,男,(1979-)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南大学伦理学在站博士后,中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博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思想道德素质.
本书特色
在经济新常态、国际新格局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方法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形势,采用新策略。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本书研究目的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纠正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等错误的思想方法。思想方法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大学生思想方法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与手段,作为认识过程中的规划、线路和手段,它对大学生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保证认识活动的正确进行。因此,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策略,系统探讨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现状及其优化提升,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意义重大。
目录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概述
第一节 思想方法
一、 思想方法的内涵
二、 思想方法的本质
三、 思想方法的程序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方法
一、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基本含义
二、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具体形式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综合梳理
一、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大学生思想方法的代际特征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现状及表现形式
第一节 现状调查
一、 抽样调查
二、 结果统计
三、 数据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表现形式
一、 理论形式
二、 实践形式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形成理路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视角
一、 思想品质对客观条件的适应转化过程
二、 思想心理矛盾与和谐的调整过程
三、 辩证法则在思想与行为关系中的互动过程
四、 否定法则在思政过程中的相互转化过程
第二节 其他学科视角
一、 逆反与认同的判断过程
二、 社会化方式的选择过程
三、 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过程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内容本质的特点
一、 强烈的时代色彩
二、 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 独特的求异求新
第二节 活动形式的特点
一、 活动形式多元
二、 活动形式多样
三、 活动形式多变
第三节 运行过程的特点
一、 主观与客观的磨合
二、 悖逆与创新的共存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培育方略
第一节 努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方法的正面导向
一、 坚持以“中国梦”引导大学生思想方法的发展方向
二、 不断用党情国情民情世情提升其思想方法的客观性
第二节 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方法的正能量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的统领
二、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护航
三、 加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引导
第三节 准确把握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 把握其思想需求
二、 把握其静态的思想观念现状
三、 把握其动态的思维走向
第七章 大学生思想方法的提升途径
第一节 主渠道:理论与实践并举
一、 课堂系统灌输与讨论互动融合
二、 课外社会实践与学术研讨兼施
第二节 着力点:虚拟与现实结合
一、 网上与网下协调一致
二、 梦想与实际融为一体
三、 隐性与显性辩证统一
第三节 环境优化:“社会·学术·亲情”统筹
一、 政府牵头营造“允许失败激励革新”的社会氛围
二、 高校精心培育“开放式教育”的学术氛围
三、 家校联动形成“关爱·尊重·激励”的亲情氛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