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起著
页数:185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085699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五章,数字时代幻想电影的创作理念与主题、幻想电影的叙事、幻想电影中的数字化虚拟形象、幻想电影的风格确立、幻想电影对受众心理的作用。内容包括:创作理念的形成及特征;选题来源和策略;故事母题的模式与内涵等。
作者简介
赵起,博士,1976年4月生于上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本科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曾在上海文广传媒集团从事舞台设计工作。2002年于上海戏剧学院攻读导演(影视方向)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获博士学位。 在影视专业领域,包括艺术实践、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均获得相应的成果。执导拍摄了一系列商业专题片、艺术短片,在上海大学、同济大学从事专题片、影视导演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多年,同时辅导学生的短片作品创作。理论方面长期从事科幻影片、欧美电影导演艺术的研究,并进行相应的学术科研项目及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
本书特色
本书分五章,数字时代幻想电影的创作理念与主题、幻想电影的叙事、幻想电影中的数字化虚拟形象、幻想电影的风格确立、幻想电影对受众心理的作用。内容包括:创作理念的形成及特征;选题来源和策略;故事母题的模式与内涵等。
目录
自序导言 第一节 数字时代幻想电影的研究动机 第二节 现有成果的考察和撰写本书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参考资料说明第一章 数字时代幻想电影的创作理念与主题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形成及特征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状况及对创作理念的影响 二、体制的反思与借鉴 三、时空的自由度量 四、幻想角色的现实映射和人格属性 第二节 选题来源和策略 一、由危机意识而产生的主题选择 二、适应全球化战略及市场运作的需求 三、主题的现实比喻和影射 第三节 故事母题的模式与内涵 一、从技术膜拜到悲观的未来 二、英雄的责任和命运 三、追寻潜意识和现实的关系——梦境和幻觉 四、宗教、灵异情境中的死亡与救赎第二章 幻想电影的叙事 第一节 叙事时空关系的表达 一、时间的设定和排列组合 二、空间的设定和幻觉 三、时空的组合与转换 第二节 塑造作为叙事对象的幻想角色 一、超能英雄 二、外星生命 三、神魔及怪物 四、人造变异物和智能物 第三节 叙事和数字技术 一、幻想题材影片制作的早期技术状况 二、数字技术拓宽了影像构思与表现的疆域 三、数字技术作为表现手段对幻想电影创作的推动与启发第三章 幻想电影中的数字化虚拟形象 第一节 “数字化虚拟形象”概念和类别 第二节 追求“真实感”的必然之路 一、关于真实性一现实的还原及感知真实 二、“真实感”的叙事要求和创作理念 三、实现虚拟形象真实感的数字化手段和意义第四章 幻想电影的风格确立 第一节 “现实性”和“非现实” 第二节 多样化的表现风格 一、黑暗阴郁风格 二、高技派风格 三、未来复古风格第五章 幻想电影对受众心理的作用 第一节 观众审美心理的研究和针对 第二节 影响心理感受的两个类型 一、恐惧、焦虑的利用和观众心理反应 二、寻梦、幻象的营造和心理认同后记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