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

封面

作者:李长庚

页数:278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811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心雕龙》作为一门累积深厚的显学,以往学术界早就关注到它与《周易》的关系,并已发表一些笺校和论注在内的相关成果。该书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二者的关系,试图通过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清理和系统阐释,探赜索隐,建构和剖析二者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文心雕龙》的深厚思想。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文学起源论、风格学体系、“创作论”与《易》卦的关系。第一部分认为,“太极”只不过是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而《易》卦才是“幽赞神明”的最早文化符号。作为文学的现实源头,卦象运用自然界之八大“象”,以及“象”的叠加组合会意性、象征性、隐喻性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之道。《易》卦明道,所以,文以明道;《易》卦以象为本,所以,形象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第二部分认为,刘勰对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分析,借鉴了《周易》八卦形成的思维模式,他根据影响性格形成的先天、后天因素,把作家的艺术个性分为八类,并建立起了八类性格和八种风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三部分认为,《文心雕龙》某篇反映的文学原理、创作规律与某个卦象反映的义理相通;篇次的基本宗旨和卦象的卦义相似;篇次的思路、义脉和某卦各爻爻义的变化大致对应。

作者简介

李长庚,男,1973年生,陕西眉县人,现为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副教授,陕西省写作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古代文论。200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获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古代文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灾难与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在《天津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宁夏大学学报》、《理论导刊》、《学习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发表理论文章三十余篇。

本书特色

《文心雕龙》作为一门累积深厚的显学,以往学术界早就关注到它与《周易》的关系,并已发表一些笺校和论注在内的相关成果。该书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二者的关系,试图通过较为深入而系统的清理和系统阐释,探赜索隐,建构和剖析二者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文心雕龙》的深厚思想。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文学起源论、风格学体系、“创作论”与《易》卦的关系。最部分认为,“太极”只不过是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而《易》卦才是“幽赞神明”的最早文化符号。作为文学的现实源头,卦象运用自然界之八大“象”,以及“象”的叠加组合会意性、象征性、隐喻性地反映自然和社会之道。《易》卦明道,所以,文以明道;《易》卦以象为本,所以,形象性是文学的本质属性。第二部分认为,刘勰对作家的艺术个性的分析,借鉴了《周易》八卦形成的思维模式,他根据影响性格形成的先天、后天因素,把作家的艺术个性分为八类,并建立起了八类性格和八种风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第三部分认为,《文心雕龙》某篇反映的文学原理、创作规律与某个卦象反映的义理相通;篇次的基本宗旨和卦象的卦义相似;篇次的思路、义脉和某卦各爻爻义的变化大致对应。

目录

序言绪论第一章 刘勰文学起源论与《易》卦关系 第一节 “道之文”的象征意义分析 第二节 “太极”:人文发展的逻辑起点 第三节 卦象:幽赞神明的文化符号第二章 刘勰的“风格学体系”与《易》卦关系 第一节 “八体”与“八卦”的对应关系 第二节 作家个性分类与八卦关系 第三节 “八性”“八体”与“八卦”的关系 第四节 “触类以推,表里必符”的风格学体系与六十四卦的关系第三章 “创作论”与《易》卦关系(上) 第一节 《神思》篇与《乾》卦关系 第二节 《通变》篇与《恒》卦关系 第三节 《定势》篇与《艮》卦关系 第四节 《熔裁》篇与《损》卦关系 第五节 《养气》篇与《无妄》卦关系 第六节 《指瑕》篇与《小过》卦关系第四章 “创作论”与《易》卦关系(下) 第一节 《情采》篇与《泰》《否》两卦关系 第二节 《风骨》篇与《骺》《央》两卦关系 第三节 《隐秀》篇与《明夷》《晋》两卦关系 第四节 《附会》篇与《既济》《未济》两卦关系 第五节 《总术》篇的地位和作用结语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心雕龙》与《易》卦关系探微》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