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三余堂随笔

封面

作者:王宝成

页数:393

出版社:西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04377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三余堂随笔》是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王宝成老师“读史”系列的第二本,收录了作者数十年来的读史笔记及平日里的生活感悟。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史话——集古来治国、用人之灼灼有来历者,可以警世之史实等;二、读史拾遗——阐发经史之义、陈一孔之见;三、《说苑》类丛——择古代系列经典故事,展示治国之道及士大夫风尚;四、拈花一笑——属语录体小品,是作者平日里的心得体会;五、读书感会——以散文笔法、杂文章法,记录作者的读书心得。书中,作者根据史书,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生活进行解读和评述,将厚重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命世意识。

作者简介

王宝成,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著有《〈史记〉札记》,并在各类报纸、杂志发表散文、随笔、诗歌、辞赋百余篇(首)。

本书特色

《三余堂随笔》是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王宝成老师“读史”系列的第二本,收录了作者数十年来的读史笔记及平日里的生活感悟。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一、史话——集古来治国、用人之灼灼有来历者,可以警世之史实等;二、读史拾遗——阐发经史之义、陈一孔之见;三、《说苑》类丛——择古代系列经典故事,展示治国之道及士大夫风尚;四、拈花一笑——属语录体小品,是作者平日里的心得体会;五、读书感会——以散文笔法、杂文章法,记录作者的读书心得。书中,作者根据史书,对历史事件、人物、思想、生活进行解读和评述,将厚重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思想呈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命世意识。

目录

一、史话……………………………………….1

天下大势 后来者胜………………………..3

孔子与子路…………………………………….14

君子之风……………………………………….18

不自量力……………………………………….21

政宽与猛……………………………………….24

做坏事的成本…………………………………26

汉宣帝微时浪荡无行……………………….29

司马迁的叹息…………………………………31

秦、隋亡于一种历史惯性…………………34
《左传》与《史记》取舍不同…………..49

汉儒的失败……………………………………55

史书善喻理……………………………………57

有幸有不幸……………………………………60

汉人取名………………………………………62

忠臣不和,和臣不忠……………………….64

古今第一谀文………………………………..68

乡愿、人与罢民……………………………..71
《报任安书》与《报孙会宗书》……….76

土崩瓦解………………………………………78

汉相者许负……………………………………82

谶纬之言……………………………………….85

成败看世态……………………………………91

士行天下………………………………………94

《史记》互见之法………………………….110

汉宣、元之际官场风气……………………115

家有悍妇………………………………………133

折节向学………………………………………136

挟天子以令诸侯…………………………….139

中看不中用…………………………………..142

士子无耻………………………………………147

“童心”天子…………………………………….151

血腥杀戮的乱世之主……………………….156

且慢下结论……………………………………161

物欲与人欲……………………………………164

女主之欲………………………………………169

唐初祖孙三代俱得风疾……………………171

魏元忠入狱…………………………………..174

斥逐卢杞………………………………………185

一患未除一患生…………………………….189

理乱与理治…………………………………..192

宋、明遗诏结局不同………………………195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198

解缙其人………………………………………205

李时勉动辄得咎…………………………….211

太后淫乱………………………………………214

慈禧的用人手段…………………………….217

二、读史拾遗……………………………….219

定心与正心…………………………………..221

不争为高……………………………………..222

矍铄哉是翁………………………………….224

金人……………………………………………225

王莽、曹操女有节烈行…………………..227

教子善恶……………………………………..228

多活人而邀后福……………………………229

唾面自干……………………………………..230

“直”与“枉”……………………………………232

以河为誓……………………………………..234

心动……………………………………………236

古人饮酒有节……………………………….237

隐人之恶……………………………………..238

甚美必有甚恶………………………………239

《大风歌》与《秋风辞》……………….241

尝粪…………………………………………..243

古人抄书未为窃……………………………244

修齐治平…………………………………….246

辨奸而能讨………………………………….247

依时献物…………………………………….248

想当然耳…………………………………….249

鉴人之难…………………………………….251

为吏忌刚…………………………………….253

有教并非无类………………………………255

政须通人情………………………………….257

禅与世俗…………………………………….259

板着脸孔的幽默……………………………261

宰相之事…………………………………….263

东汉末二帝………………………………….265

三、《说苑》类丛………………………..267

四、拈花一笑………………………………285

五、读书感会………………………………315

黔之驴……………………………………….317

可人…………………………………………..319

“懂”与“会”…………………………………..321

丑女…………………………………………..323

章台柳……………………………………….328

通脱………………………………………….332

马二先生……………………………………334

求其放心……………………………………337

选择性悖论…………………………………341

庄子行于山…………………………………344

桃花源的魅力……………………………..348

“回”字有四种写法………………………..354

孤独者………………………………………356

皇帝的新衣………………………………..362

关于书房…………………………………..364

烟与酒及其他…………………………….368

闲思录………………………………………371

温良敦厚…………………………………..373

求救的艺术……………………………….375

前后孙悟空……………………………….379

“泼猴”孙悟空……………………………..381

书堪折时直须折…………………………385

吴组缃的妙论……………………………386

知己之悟………………………………….388

为什么要读古书?……………………..390

后记………………………………………..392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三余堂随笔》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