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

封面

作者:康保成主编

页数:664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77527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康保成主编的《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共5编24章,50万字。内容包括:与场上密切结合的戏剧文学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戏剧的口传心授研究、古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跨学科与比较戏剧研究。本书视野开阔,关注新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注重个案研究、关注田野调查,理论方法多有创新,是近年来较有分量的研究文集。

作者简介

康保成,1952年出生于山东省德州市,1955年随父母迁居河南省郑州市。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留校工作至今。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学术著作10本,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专著《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东方出版中心2004)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学术研究》、《民族艺术》、《戏剧艺术》、《中国韵文学刊》编委等。曾任教于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并多次赴欧美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交流。

本书特色

本书是2008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观念、视野、方法和中国戏剧史研究”(批准号:08AZW002)的最终成果,于2013年结项。绪论部分获得广东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两年来作者又对结项成果进行了修订。内容介绍及特色本书稿共5编24章,50万字。内容包括:与场上密切结合的戏剧文学史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戏剧的口传心授研究、古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跨学科与比较戏剧研究。书稿视野开阔,关注新材料的发掘和利用,注重个案研究、关注田野调查,理论方法多有创新,是近年来较有分量的研究文集。
作者指出在新的“戏剧”观念下,应大大拓展中国戏剧史的研究范围;力图突破“以往仅仅把戏剧视同小说一类的叙事文体进行研究的旧模式,而是力图将“戏剧文学与场上表演密切结合”起来,回答了戏剧究竟是以剧本为中心还是以表演为中心的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以广东汉剧、白字戏和西南地区流行的花灯为个案,令人信服地阐述了地方剧种、祭祀戏剧在戏剧史中的地位,为今后重写戏剧史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传统戏曲的口传心授研究”,旨在突破以往的文本传承研究,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创建新的研究方法;“古剧研究及其方法”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为范例,指出新材料、新观念在古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新的材料、新的视野和观念研究宋元以前的古剧,得出了新的结论。

目录

绪论:什么是“戏剧” 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第一编 与场上密切结合的戏剧文学史研究 第一章 从关汉卿到梅兰芳:“一剧之本”与“表演中心”的戏剧史认知 第二章 戏剧文体研究的选题与难题 第三章 版本流变史与表演嬗变史 第四章 小说、讲唱文学与戏剧:从演出角度看叙事方式之转换 第五章 消解“花”、“雅”,贯通“古”、“今”——作家作品研究的新出路第二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中国戏剧史研究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戏曲研究的新路向 第二章 现存濒危剧种的认定、保护与研究 第三章 地方剧种在戏剧史中的地位——以广东汉剧为例 第四章 白字戏的戏剧史价值及其作为非遗的保护问题 第五章 黔西北跳花灯的戏剧史价值第三编 拓展新的学术空间:戏剧的口传心授研究 引言:口传心授研究对重写戏剧史的意义 第一章 何谓“口传心授”
第二章 口传心授的必然性 第三章 口传心授的局限性 第四章 口传心授与艺人的文化学习 第五章 口传心授与文本传承 小结第四编 古剧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引言 第一章 如何发现并研究古剧的“新材料” 第二章 如何利用“新角度”研究古剧 第三章 “新观念”影响下的古剧研究 第四章 唐代曲戏关系试探第五编 跨学科与比较戏剧研究 第一章 作为民俗的戏剧与戏剧中的民俗 第二章 元杂剧《桃花女》女权意识初探 第三章 关于中西戏剧交流的个案考察与理论阐释 第四章 海峡东岸的中国戏剧史研究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第五章 国际视野与中国戏剧史研究附录:金元杂剧与祭祀仪式——康保成教授与田仲一成教授对谈录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观念.视野.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