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饲料工业年鉴:2016

封面

作者: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编

页数:560页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923164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饲料工业年鉴》主要包括六个部分, 即综合编、专题篇、地方篇、企业篇、统计资料、大事记。主要内容包括高鸿宾副部长在大会上的讲话、内容为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在建设绿色生态饲料工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还有有关个地方的饲料工业数据统计。

目录

前言
综合篇
2015年全国饲料工业生产形势简况
领导讲话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在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试点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 王智才 农业部总畜牧师
饲料行业组织机构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饲料工业(工作)办公室组织机构一览表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饲料
工业协会组织机构一览表

专题篇
饲料加工工业概况
主要饲料产品概述
中国饲料市场分布与概况
猪饲料
猪饲料生产与布局
家禽饲料
水产饲料
反刍动物饲料
反刍饲料现状及发展前景
特种动物饲料
饲料原料工业概况
主要饲料原料产量概况
玉米生产、贸易与市场情况
大豆和豆粕生产、贸易与市场情况
鱼粉生产、贸易与市场情况
饲料添加剂工业概况
中国饲料添加剂产量分布与概述
饲料级氨基酸
饲料级维生素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应用研究
黏结剂
抗结块剂
酸度调节剂
乳化剂
抗氧化剂
防霉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
饲料酶制剂
饲料酵母
益生素应用研究进展
寡糖
有机酸对肉鸡消化道内环境的调控作用
饲料机械制造工业概况
饲料机械制造工业
中国饲料机械企业情况
秸秆养畜
搭建信息和技术交流平台助力行业转型升级
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引领宠物食品
行业健康发展
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
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
科学评审严把饲料行业准入关——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2015主要工作
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工作
饲料安全监管
“瘦肉精”专项整治
饲料质量监督与检测(2015年度)
科技与推广
饲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饲料工业标准化
饲料行业质量认证
国际交流与合作

地方篇
企业篇
统计资料
大事记

节选

  《2016中国饲料工业年鉴》:  (三)粮改饲是降低草食畜牧业生产成本的客观需要  长期以来,制约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优质饲草料有效供给不足。从我国种养业区域布局看,目前草食畜牧业主产区很大一部分与我国玉米等粮食主产区相吻合,如果在玉米主产区发展玉米全株青贮,可以有效减少牛羊等草食家畜饲草料供需缺口,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据专家测算,玉米全株青贮饲喂方式与传统玉米籽粒和秸秆分开饲喂方式相比,可使1头肉牛的饲料成本降低950元,折算到每吨牛肉的成本相应会减少3150元。在奶牛上应用玉米全株青贮饲喂能降低每吨牛奶饲料成本300元。在当前牛羊养殖效益有所下滑的背景下,千方百计降低饲养成本,是保持畜牧产业健康发展的客观需求。发展粮改饲正好切合了草食畜牧业发展实情和趋势,也是继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之后,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的难得机遇。  (四)粮改饲是提升土地种植效益的有效手段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单位土地有效产出,确保农民的种植收益。通过粮改饲发展全株玉米青贮,可以提高优势产区的种粮效益,按平均水平测算,种普通玉米一亩地收获400千克籽粒和440千克秸秆,总收入约1000元。而种专用青贮玉米如按3500~4000千克计算,总收入1200~1500元。同时,粮改饲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从目前情况看,甘肃确定了草食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和增收致富的经验很好。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等牛羊养殖主产区推广玉米的粮改饲实践,以规模养殖场为龙头,以农机收贮加工为支撑,以种养结合为基础,操作简便易行,可推广性强。加快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和青贮加工利用,已具备良好条件和广阔前景,可以作为提高土地产出、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二、准确把握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  为做好粮改饲试点工作,财政部和农业部于6月将试点项目资金下达到了各试点省份,8月初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粮改饲试点工作的通知,各地要认真研究领会文件精神,准确理解中央的思路和要求,全面推进试点工作开展。  第一,推进粮改饲要牢牢把握种养结合方向。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结构,就是要打破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割裂的状态,统筹考虑种养业的协调发展,建立完整的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打通种养业循环渠道,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坚持种养结合,要根据试点区域草食家畜养殖规棋,合理确定粮改饲试点面积和青贮饲草料收贮总量,确保改种生产出来的青贮玉米等饲草料有人收、有牛羊吃,实现就近转化增值。草食家畜养殖场粪便经过处理后,就近消纳利用,既可以培肥地力,又可以减轻环境压力。我听了有的省把粮改饲看成推进规模养殖的办法,实施主体规模偏小,补贴标准偏高,配套能力可能会出问题。在协作机制上,养殖场可以根据自身青贮饲料的需求量,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或与农户协议收购方式,定向组织饲草料种植;种植户根据养殖场订单,有计划选择种植品种和确定种植面积。种养双方采取这样的紧密合作方式,就能实现种养业的有效配套衔接。  第二,推进粮改饲要注重发挥养殖主体作用。草食家畜养殖企业是青贮饲草料的用户,是种植产品转化增值的带动主体。推进粮改饲工作,应当充分调动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示范引领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收益。我们在设计项目实施方式的时候,已经明确以具有较大规模青贮饲草料收贮利用能力的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为实施主体,兼顾具有稳定青贮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收贮企业和合作社。项目资金重点补助饲草料收贮环节,并由各试点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贷款贴息,支持企业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购置大型联合收割设备或开展青贮窖改扩建,解决企业对大规模资金的需求。此外,各地还可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尽量将财政资金用途向企业实际需求方面倾斜,尽可能集中连片、种植收获匹配,聚焦关键环节,简单有效操作,更有效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推进粮改饲要充分尊重种养双方意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府部门推进一项工作,如果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一味靠行政力量推动,效果往往不好,出力不叫好。粮改饲试点工作,坚决不搞强制性任务安排,不搞指令性形象工程。养殖企业需要什么饲草料,需求量是多少,由企业自主决定;农民改不改种,改种什么品种,由农民决定,关键在于打开销路和提高效益。各试点区域要在综合考虑本地区资源禀赋和条件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种养双方意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务实推进,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和产业实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有前瞻性的科学设计,要加强项目实施的典型案例和补助政策等方面宣传,加大种养殖技术的培训指导,既不包揽,也不放手,正确引导示范,通过提升效益等激励手段,来引导推进粮改饲工作。  第四,推进粮改饲要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粮改饲项目资金补贴对象是收贮企业,政府部门要协调好企业和农牧民的关系,在收贮交易过程中充分照顾种植户的利益。要采取有效措施,促使企业按合同全额收购,不得随意设置技术要求,不得无故打压收购价格,真正让农民享受到财政资金的阳光和温暖。通过土地流转方式自主种植饲草料的企业,应该设法吸纳农民就业,带动合作农民增收。广大农民在农业产业链中是最弱势的群体,最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在推进粮改饲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多从农民角度出发考虑和解决实际问题,妥善处理好产业链条的利益分配关系,充分体现公平原则,切实让种植农户得到实惠。  第五,推进粮改饲要把握好调整发展尺度。保障粮食安全是我们农业部门永恒的主题。虽然连年粮食丰收为我们调整种植结构,推进粮改饲,提供了宽松环境,但粮食安全这根弦永远不能放松。农业方式怎么转,种养结构怎么调,具体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和一个地区,都是一个新课题,最基本的就是优化结构,因地制宜,提升品质,增加效益。  第六,推进粮改饲要妥善处理好存量与增量的关系。近年来,在以奶牛养殖企业为主力的养殖业带动下,我国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种植和收贮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大型一体化奶业集团通过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饲草料作物以满足自身需求,客观上大大推动了粮改饲工作,示范引领带动力强,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此应当给予肯定与支持。今年主抓兑现落实,明后年各地在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时,在稳住已成功调整的种植基地的同时,更要根据试点县的实际需求和耕地条件,努力拓展全株青贮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分配上,要妥善合理安排好,既照顾到已有的粮改饲存量,更要注重拓展增量。不能把补贴资金进行简单化分配,也不宜过多兼顾散户。主要在推动粮改饲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方向指引作用,引导带动更多的养殖企业和种植户加入到粮改饲范围内。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饲料工业年鉴:2016》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2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