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鸿,王福林著
页数:202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65299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从2004年到2017年,连续十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集“三农”,表明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发展现代农业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也有很多年,但似乎进展不大,然而,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改建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制度、科技和品牌等投资红利的涌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首先,农业跨界运营成为一种热潮,京东、网易、联想、恒大等商界大佬纷纷涉足农业,不但带动大量资金涌入农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商界大佬自身的核心能力也被“嫁接”到农业领域,其示范效应更进一步助推着农业领域的投资热潮;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具备条件,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12月8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五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而农业投资增幅高达21.8%,其中主要是民间投资,且主要投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域,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结果已发生了大转变,从生产出来的是农产品到多种产品,如工艺品、创意产品、旅游产品、农业地产等的结合;第三,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高涨,农业产业也开始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地大物博,丰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地区迥异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科教优势明显,工业化基础好,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适宜机械化耕种,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条件优越,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基于上述特点,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效率、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产学研协同、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农业扶持政策效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可以说是东北区域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值得研究的典型问题。
之所以选择以案例集的形式描绘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是因为2016年4月笔者参加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陈时奋教授主讲的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班,深切感受到案例教学的魅力及一个好的案例对研究的影响力。因此决定尝试将所熟悉的一些典型案例结集出版。书中,有些案例是我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过程中带给我们震撼的新模式,如盘锦的认养农业、宜居乡村建设,哈尔滨宾县的产业融合模式、国信集团跨界发展科技型农业企业,陈家店村模式;有些案例事件是我们亲自参与了扶持或咨询,如公主岭吉农养殖合作社的发展、龙井“桃源情”生态休闲家庭农场的发展、东师农牧业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发展、辉南三和农场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案、吉林省舒兰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等,希望本书中的案例可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或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潘鸿(1970-),女,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农经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是农业技术经济。 王福林(1962-),男,吉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是新农村建设。
本书特色
从2004年到2017年,连续十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集“三农”,表明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发展现代农业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也有很多年,但似乎进展不大,然而,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改建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制度、科技和品牌等投资红利的涌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首先,农业跨界运营成为一种热潮,最、网易、联想、恒大等商界大佬纷纷涉足农业,不但带动大量资金涌入农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商界大佬自身的核心能力也被“嫁接”到农业领域,其示范效应更进一步助推着农业领域的投资热潮;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具备条件,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12月8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五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而农业投资增幅高达21.8%,其中主要是民间投资,且主要投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域,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结果已发生了大转变,从生产出来的是农产品到多种产品,如工艺品、创意产品、旅游产品、农业地产等的结合;第三,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高涨,农业产业也开始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2004年到2017年,连续十四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集“三农”,表明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发展现代农业自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也有很多年,但似乎进展不大,然而,近几年新农村建设的改建及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制度、科技和品牌等投资红利的涌现,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首先,农业跨界运营成为一种热潮,最、网易、联想、恒大等商界大佬纷纷涉足农业,不但带动大量资金涌入农业,而且更重要的是商界大佬自身的核心能力也被“嫁接”到农业领域,其示范效应更进一步助推着农业领域的投资热潮;其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具备条件,成为一种趋势。2016年12月8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五部门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2%,而农业投资增幅高达21.8%,其中主要是民间投资,且主要投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领域,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结果已发生了大转变,从生产出来的是农产品到多种产品,如工艺品、创意产品、旅游产品、农业地产等的结合;第三,在中国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安全、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高涨,农业产业也开始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品牌化发展。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地大物博,丰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地区迥异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东北区域科教优势明显,工业化基础好,有辽阔富饶的土地资源,适宜机械化耕种,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条件优越,是我国最的商品粮基地。基于上述特点,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机械化效率、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产学研协同、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农业扶持政策效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可以说是东北区域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值得研究的典型问题。
之所以选择以案例集的形式描绘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问题,是因为2016年4月笔者参加了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陈时奋教授主讲的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班,深切感受到案例教学的魅力及一个好的案例对研究的影响力。因此决定尝试将所熟悉的一些典型案例结集出版。书中,有些案例是我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过程中带给我们震撼的新模式,如盘锦的认养农业、宜居乡村建设,哈尔滨宾县的产业融合模式、国信集团跨界发展科技型农业企业,陈家店村模式;有些案例事件是我们亲自参与了扶持或咨询,如公主岭吉农养殖合作社的发展、龙井“桃源情”生态休闲家庭农场的发展、东师农牧业有限公司的全产业链发展、辉南三和农场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方案、吉林省舒兰市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等,希望本书中的案例可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或相关科研提供参考。
目录
——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民族文化融入
——宾县居仁镇三合村朝族新村建设
整合自然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宾县友联村温泉旅游小镇旅游新村建设
以专家大院模式扶持公主岭吉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
陈家店村模式
——土地流转撬动出的“东北小华西”
长春国信现代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之路
东师农牧业“种养一营销”一体化产业生态链建设
生态循环建设成就健康,成就三和农场
吉林省舒兰市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延边州图们市昌新农场“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
吉林省延边州龙井市“桃源情”生态休闲家庭农场的发展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认养农业模式
辽宁省大洼县“宜居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