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具身认知 原理与应用

封面

作者:叶浩生

页数:238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001500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具身认知——原理与应用》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项目“具身认知的心理机制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结项成果之一,不仅将具身心理学思潮的兴起及具身认知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理论探讨,更将理论研究视野从象牙塔里、从实验室里再度拓展到现实生活中,对具身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应用、具身视角下的药物依赖和具身视域下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干预研究进行了大胆而可喜的探索。

作者简介

叶浩生,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史》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叶浩生一直从事理论心理学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发表了“理论心理学辨析”“实证主义的衰落与理论心理学的复兴”“论心理学的‘范式’与‘范畴’”“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若干倾向之我见”“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等系列学术论文80余篇,在心理学一级权威期刊《心理学报》上发表有关西方心理学史的系列研究论文10篇;主编和撰写了《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现代西方心理学流派》《心理学理论精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等著作9部。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心理学、哲学、认知人具身认知最初仅仅是一种哲学思考,有深刻的哲学思想渊源,但是现在这种哲学思考已经开始走向实证领域,实验的认知心理学家开始从具身的角度看待认知,形成了具身认知研究思潮。但是具身认知研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的主流。最初,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的符号加工模式在认知心理学中居于支配地位,其后,以神经的网状结构和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进入认知心理学家的视野。同行为主义相比,这两种模式都把心理学家注意的中心转向内部心理过程,着力探求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因此被称为“认知主义”。然而有证据表明,受认知语言学、文化人类学、哲学、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正在经历着一场“后认知主义”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个幽灵盘旋在认知科学实验室的上空,这个幽灵就是具身认知”。具身认知成为一个焦点论题,代表了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

目录

绪论 认知心理学的困境与转向

第一部分 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

第一章 心理学与身体:经典传统与现代取向

第二章 具身认知思潮的兴起

第二部分 具身认知的原理研究

第三章 “具身”的涵义及其争论

第四章 心智的具身特征

第五章 认知与身体的互动和交融

第六章 镜像神经元与心智的具身性

第七章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具身认知观

第八章 中国古代哲学的“体知”思想

第九章 法相唯识学的具身认知思想

第十章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研究

第三部分 具身认知的实验研究

第十一章 隐喻的具身性: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第十二章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心理旋转

第十三章 认知判断中手部动作模拟的fMRI研究

第十四章 触觉经验对认知判断的影响

第四部分 具身认知的应用研究

第十五章 “具身”在道德判断中的应用: 道德概念的黑白隐喻表征

第十六章 具身视角下的药物依赖研究: 相关线索诱发的镜像神经活动

第十七章 具身视域下幼儿合作行为的教育干预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具身认知 原理与应用》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0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