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封面

作者:严从根著

页数:157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81711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如果采用强制或诱骗的方式教育学生往往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和效益,但是很显然这种道德教育不道德、不正当;如果采取正当的方式教育学生,通过尊重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道德自由选择的方式教育学生,却往往会导致价值观放任,最后,学生甚至分不清楚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直面上述困境,并提出消解的路径。相关研究缺乏,因此,本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简介

严从根,安徽庐江人。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哲学、德育。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近10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小学教育》等全文转载。

本书特色

如果采用强制或诱骗的方式教育学生往往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和效益,但是很显然这种道德教育不道德、不正当;如果采取正当的方式教育学生,通过尊重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道德自由选择的方式教育学生,却往往会导致价值观放任,最后,学生甚至分不清楚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本书直面上述困境,并提出消解的路径。相关研究缺乏,因此,本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核心概念释义 (一)社会转型 (二)道德教育 (三)正当性 (四)有效性 (五)正当性和有效性:两种不同的评价维度 三、研究综述 (一)在正当性追求与有效性追求之间——现代性浪潮和西方现代道德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 (二)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的双重变奏——我国近代以来道德教育研究的百余年求索 (三)反思和展望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章 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两条不同进路 一、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 (一)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道德教育的正当性追求 (二)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尊重个体道德自由权的道德教育 二、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 (一)促使个体社会化: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追求 (二)注重个体社会化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促使个体社会化的道德教育 三、正当性追求和有效性追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一)立论之基础:“道德理想主义”和“政治现实主义” (二)目标之定位:“个人优先于共同体”和“共同体优先于个人” (三)原则之要求:“价值中立”与“国家导向” (四)方式之选择:“自主选择”与“强制、利诱等” (五)结论第二章 在正当与有效之间寻求平衡:必要与可能 一、以何必要 二、何以可能 (一)问题根源:国家能力和个人权利之间的“零和思维” (二)问题澄清和消解之路 三、以何可能第三章 基于协商的道德教育治理 一、协商民主视域下的道德教育治理 (一)从管治走向治理:时代的呼唤 (二)从治理走向协商治理:善治的诉求 (三)发展协商治理的中国路径 二、“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德育改革的合理性诉求 (一)“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 (二)德育改革对“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的诉求 (三)内蕴“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的基本精神的德育改革 三、先定道德约束与道德教育走向协商之间的冲突及其消解路径 (一)二者之间的冲突 (二)先定道德约束的取舍 (三)冲突消解的策略第四章 走向协商的道德教育和为了协商的道德教育 一、何谓协商 二、道德教育走向协商的必要性 (一)消解道德教育困境的呼唤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期待 (三)现代性筹划的祈求 三、道德教育走向协商的时代意蕴 (一)协商:道德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 (二)协商:批判传统道德教育的一个新概念 (三)协商:构建现代道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 (四)协商:影响道德教育未来走向的一个新愿景 四、协商如何存在和公共理性教育 (一)公共理性是协商得以存在的“种子” (二)公共理性对于协商的价值 (三)公共理性的培育 五、协商何以展开和多元权力竞争的学校管理体制 (一)行政权力主导:强制道德教育蔓延的“温床” (二)多元权力竞争:协商道德教育“生根发芽”之“肥沃土壤” (三)走向多元权力竞争的学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第五章 正当而有效的美善德育 一、什么样的美善德育才是正当且有效的美善德育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善德育 (二)我们为什么又要警惕美善德育 (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善德育 (四)我们需要的美善德育是什么样的美善德育 (五)我们需要的美善德育使我们成为什么 (六)我们如何展开我们所需要的美善德育 二、谨慎应对施特劳斯学派的美善德育思想 (一)美善德育之理想目标:追寻美善生活 (二)理想的教育者及其教育方式:政治哲人与两种教诲 (三)现代美善德育低效的根源:祛魅和平等主义的盛行 (四)应对危机之现实策略:通识教育 (五)抵御美丽诱惑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00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