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闯
页数:32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141849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打破了“两强相争”“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中国是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改革开放,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清醒判断中国发展道路的外部国际环境,特别是21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选择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并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在全球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产生重大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利益,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道路,并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当代的中国是从历史中的中国走过来的。本书以理性现实主义的视角,从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国内与国际环境四个维度,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事实为依据,来阐释分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阐述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倡议。全书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通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走到了国际关系的前台;通过中国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比,肯定现在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认知和从中国维护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战略考量,阐述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与中国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守;最后阐述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内政外交的新发展,对当今对国内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国际治理的关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提出全球治理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本书以中国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历史为主线,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来龙去脉,并展望中国现在与未来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引导力,充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
外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外交学院科研处长,中国驻亚美尼亚使馆首席馆员、临时代办,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政治处主任。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亚友好协会理事,北京市委讲师团专家团成员,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代表性著作:《近代国际关系史》《百年中俄关系》《外交学概论》《外交学》《国际政治百科》《近代国际关系史辞典》等。
本书特色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打破了“两强相争”“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中国是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改革开放,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清醒判断中国发展道路的外部国际环境,特别是21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选择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并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在全球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产生重大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利益,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道路,并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创造了合作共赢的新模式,打破了“两强相争”“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中国是基于自己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通过改革开放,加深对经济全球化本质的认识,清醒判断中国发展道路的外部国际环境,特别是21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安全格局变化的认识,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选择了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并以实现国家现代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作为发展目标,在全球国际事务和国际关系中产生重大影响力。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符合中国利益,顺应了世界发展趋势的正确道路,并通过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打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提出的“修昔底德陷阱”。
当代的中国是从历史中的中国走过来的。本书以理性现实主义的视角,从中国历史与现实,中国国内与国际环境四个维度,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演进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事实为依据,来阐释分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来之不易,阐述当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及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倡议。全书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通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国走到了国际关系的前台;通过中国建国以后的曲折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比,肯定现在的和平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新认知和从中国维护和平发展战略机遇期的战略考量,阐述21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与中国对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守;最后阐述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内政外交的新发展,对当今对国内民生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全球国际治理的关切,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实践,提出全球治理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本书以中国近代以来200多年的历史为主线,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来龙去脉,并展望中国现在与未来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引导力,充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目录
一 中国和平发展的前进之路
二 “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深化
四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惠及世界
第一章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
一 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的百年梦想
二 中华民国的政治曲折之路
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艰苦卓绝的奋斗
四 中国抗日战争的启示
五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发展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和平外交方针与国际环境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二 抗美援朝战争的决策与初战胜利
三 第二次战役后的外交斗争
四 越过三八线的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
五 朝鲜停战协定和附加议定书
第三章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运动
二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三 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
四 毛泽东改变中国外交的战略地位
五 中国国内的政治转折
第四章 中国改革开放之路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二 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的总结
三 “改革开放”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先声
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与问题
五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进展
第五章 外交为改革开放谋求和平的外部环境
一 中国外交政策
二 中国坚持的外交原则与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判断
三 苏东剧变与中国的外交应对
四 中国在国际格局转变时期的外交方针
五 邓小平在世界格局转变关键时刻的应对思路
第六章 中国维护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 准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二 对21世纪国际安全格局的认识
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安全观
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
第七章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一 “和平崛起”的提出与“和平发展崛起”道路的要义
二 和平发展道路内涵的深化
三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
四 从“和平发展”到“和谐世界”
五 党的十八大之后对和平发展道路理论的深化
第八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南海问题
一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二 南海岛礁争端问题始末
三 中国周边环境向好转变与中国外交政策
四 南海岛礁争端回到双轨外交谈判
第九章 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一 中国外交发展从周边外交开启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发展主要内涵
三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目标
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实践
第十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外交实践
一 “一带一路”外交倡议提出的背景
二 “一带一路”外交倡议的延伸
三 “一带一路”从外交倡议到国家战略规划
四 “一带一路”的原则 价值取向与合作方式
五 “一带一路”凸显中国特色的外交
六 “一带一路”建设初见成果
七 建设“一带一路”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中国对全球治理的构想
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几代领导人追求的外交目标
二 世纪之交中俄关于国际格局与秩序的两个联合声明
三 为加强全球战略平衡的中俄联合声明
四 现行国际安全体系改革方向
第十二章 中国引领国际社会前行
一 当今国际体系存在的弊端
二 中美关系是关系全球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 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 G20杭州峰会的全球治理蓝图
五 “一带一路”倡议再谱华章
第十三章 中国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一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贡献者
二 中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三 中国的减贫事业与对国际的援助
四 中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贡献
第十四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
二 从“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
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对国际热点的立场
五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与安全
第十五章 中国是世界的和平力量,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一 中国是现有国际体系的参与者 建设者和改革者
二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
三 中国维护世界和平 安全与稳定的决心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