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根兰主编;黄琦,刘学军丛书主编
页数:398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095769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论述了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财政改革的战略目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财政改革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近年中国财政改革审视。 第二部分是预算制度改革,回答如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收好、支好和管好公共财产,也即如何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政府治理体制,从而规范政府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主要包括:现代预算与人大制度改革,新预算法下的预算监督与管理,建立透明预算的着力点,新预算法实施细则应尽早出台。 第三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理顺央地职责分工,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清晰界定央地事权与财权;推进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第四部分是税制改革,探索如何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改革土地财政,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规范税收征管等。 第五部分是财政法治,以法治方式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主要包括:推进财政立法,财政执法,依法治税。 第六部分是政府债务,主要探索: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有多大,债务率有多高,距离债务危机有多远,如何标本兼治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等。 第七部分是大国财政,以国际视野认识中国财政,中国财政不仅是治国安邦的重器,同时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探索:大国财政的意味,全球治理中的财政机制。
本书特色
论述了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财政改革的战略目标。内容包括七个部分。最部分是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主要包括:财政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财政改革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近年中国财政改革审视。 第二部分是预算制度改革,回答如何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收好、支好和管好公共财产,也即如何建立以预算为中心的政府治理体制,从而规范政府行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主要包括:现代预算与人大制度改革,新预算法下的预算监督与管理,建立透明预算的着力点,新预算法实施细则应尽早出台。 第三部分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体制改革,主要包括:理顺央地职责分工,理顺央地财政关系,清晰界定央地事权与财权;推进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改革;理顺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第四部分是税制改革,探索如何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改革土地财政,现行税制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规范税收征管等。 第五部分是财政法治,以法治方式建立现代财税制度,主要包括:推进财政立法,财政执法,依法治税。 第六部分是政府债务,主要探索:中国政府的债务规模有多大,债务率有多高,距离债务危机有多远,如何标本兼治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等。 第七部分是大国财政,以国际视野认识中国财政,中国财政不仅是治国安邦的重器,同时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探索:大国财政的意味,全球治理中的财政机制。
目录
第一篇 现代财政:现代国家治理之基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财政改革的若干问题
近期财政改革:战略审视与短板修复
本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评估(2013.11~2016.10)
财税法治体系:理财治国重器
2017:对标全面改革蓝图,啃下财税改革硬骨头
第二篇 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
加强和改进预决算审查监督的重点
加强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公款管理底线下的预算制度与人大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预算公开的着力点
中国省级财政透明度最新评估报告
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目标与信息范围
第三篇 建立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建立“中央控制与地方自主相兼容”的政府问财政体制
现阶段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改革
改革推进中的央地关系与改革央地关系 走向水平性分工与当地化委托一代理
第四篇 建立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现代税收制度
从重税体制向轻税模式转型
构建现代税制体系
房地产税改革总体框架研究
房地产税制改革的思路和路径
开征房地产税:选择阻力和风险较小的方案
尽早开征遗产税
第五篇 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深刻认知财政新常态
中国政府的债务与杠杆率
地方政府融资体系问题详解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六篇 大国治理需要大国财政
转变观念,构建大国财政
我们离大国财政有多远
大国财政,重任在肩
第七篇 迈向现代财政:他山之石
德国央地事权划分及其启示
西方国家的财政监督体系及其借鉴价值
部门预算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美国税制的演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