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

封面

作者:李胜清著

页数:32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21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希望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形成关于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研究的某种动态视野与总体性的辩证构架,批判地分析其公共性身份含义与价值功能的不同语境规定,以期建构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的历史轨迹与精神轮廓,把握其演变的规律。本书拟实现两种方面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看,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主义的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希望有助于人们澄清纠结在文学消费主义问题上的各种矛盾观点,深化对于文学消费主义乃至当下时代的认识,为建构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与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保障。从现实层面看,试图做到有效地指导人们在消费社会语境下进行正确的文学创作与审美欣赏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既满足感性愉悦需要又满足理性精神需要的审美趣味,根据时代语境的要求批判和克服文学消费主义的庸俗化与物化,促进人性的和谐,重构文学的公共性。

作者简介

李胜清(1971—),男,湖南耒阳人,教授,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文艺学硕士点负责人,文艺学、新媒体艺术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导师;湖南省第一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人选,湖南省文艺人才扶持“三百工程”入选人员,湘潭市第六批“专业技术骨干人才”,湘潭市首届第一社科专家;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省教学改革项目等省级项目4项;各级获奖4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CSSCI源刊论文31篇;《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卷与美学卷)全文转载、转摘5篇;学术兼职: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湖南省文艺理论学会、美学学会副会长,湖南省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本书特色

本书希望在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系统化,形成关于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研究的某种动态视野与总体性的辩证构架,批判地分析其公共性身份含义与价值功能的不同语境规定,以期建构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的历史轨迹与精神轮廓,把握其演变的规律。本书拟实现两种方面的研究意义。从理论层面看,通过对新时期以来文学消费主义的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希望有助于人们澄清纠结在文学消费主义问题上的各种矛盾观点,深化对于文学消费主义乃至当下时代的认识,为建构健康合理的消费观与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保障。从现实层面看,试图做到有效地指导人们在消费社会语境下进行正确的文学创作与审美欣赏活动,帮助人们形成既满足感性愉悦需要又满足理性精神需要的审美趣味,根据时代语境的要求批判和克服文学消费主义的庸俗化与物化,促进人性的和谐,重构文学的公共性。

目录

导论 文学消费主义的研究现状第一章 文学消费主义问题意识的历史生成 第一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现代发展前史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当代出场第二章 文学消费主义的解构之维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历史的文学祛魅 第二节 精英文学的神性祛魅第三章 文学消费主义的建构之维 第一节 市民阶层的崛起 第二节 现代性生活范式的确立 第三节 文学实践机制的市场化建构第四章 文学消费主义的合法化危机 第一节 文学叙事的欲望化 第二节 文学价值选择的功利主义认同 第三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形而上之殇第五章 文学消费主义的文化批判 第一节 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义的形象异化批判结语 消费语境下文学诗意之维与道德之维的重构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消费诗学的历史表意-新时期文学消费主义公共性身份与价值功能变迁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9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