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当代视觉文化透视

封面

作者:刘刻著

页数:214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57207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对于当代视觉文化的透视从历史、文化、权力、本体四个维度展开,使视觉这个单维问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得到了深入的拓进。本书从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问题域,审视当代视觉文化的四重维度——历史之维、文化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论图景)、权力之维(西方中心视觉政体与中国影像的建立)、本体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差异重构)等几方面展开,在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中,本书的全面性、深入性和对思想本体的坚守性,是有其难以替代的特点的。

作者简介

刘刻,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文艺美学方向。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执行主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组委会秘书长。致力于视觉文化研究和影视纪录片创作,发表视觉文化和纪录片专业论文十余篇,担任多部大型纪录片主创、总导演。

本书特色

本书对于当代视觉文化的透视从历史、文化、权力、本体四个维度展开,使视觉这个单维问题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得到了深入的拓进。本书从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问题域,审视当代视觉文化的四重维度——历史之维、文化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论图景)、权力之维(西方中心视觉政体与中国影像的建立)、本体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差异重构)等几方面展开,在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著中,本书的全面性、深入性和对思想本体的坚守性,是有其难以替代的特点的。

目录

序绪论:什么是视觉文化第一节 视觉文化研究的界定一、视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与界定之惑二、对关键词的历史考察与整合第二节 对视觉文化进行美学研究的动机与目的一、审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消散二、“文化”的重压和缺失
第1章 西方视觉文化话语的历史之维第一节 视觉性在古希腊时期的初现一、视觉理性中心主义:从柏拉图的认知论开始二、亚里士多德:视觉的基础地位和低等地位第二节 光照与追问:中世纪的双重视界一、视觉问题在希腊化时期的嬗变二、奥古斯丁的光照论三、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验主义”倾向第三节 人的凸现和隐喻的消逝——近代的视觉性一、中心透视法与空间性二、逼真再现与机械复制倾向三、视觉的独立化四、从理性到反理性——印象派小结:深层时间中视觉文化的脉络形态
第2章 现代视觉问题——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论奠基第一节 生命本体中的视觉一、柏格森:影像化的生命本体二、西美尔:感官社会学三、生命哲学中阐释一结构的视阈融合第二节 精神分析与格式塔视觉美学一、精神分析中的视觉象征二、格式塔心理学的视觉结构第三节 当代文化社会批判理论的先驱一、机械复制时代的震惊二、艺术对文化工业的反抗三、作为表征体系的社会文化第3章 文化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理论图景第一节 作为后现代文化的视觉文化一、后现代视觉文化的合法性审视二、后现代的视觉特征三、视觉文化中的空间转向第二节 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场域构成一、作为策略的视觉文化研究二、图像学的文化转型三、作为符号的图像四、视觉一镜像五、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理论形式整合第4章 当代视觉文化症候批判第一节 内容研究的困境:复归强迫症和内容的形式化第二节 自然的视觉化与视觉文化的自然化第三节 以视觉为核心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一、视觉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二、身体延伸与精神内爆第三节 文字的图像化和知识的游戏化第5章 权力之维——西方中心视觉政体与中国影像的建立第一节 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第二节 中国视觉美学的重构第三节 中国文化形象建构的新纪元一、大国形象的空间维度二、文化实力与身份认同三、差异空间与中国文化世界化四、东西方文化空间的互动
第6章 本体之维——当代视觉文化的差异重构第一节 文一图第二节 视一听第三节 当代视觉性的自性回归一、“还原”视觉的可能性二、象与意:图像与本源三、视觉文化的尺度四、重复的差异:视觉本体性的初再现结语:透视当代视觉文化的四重维度一、当代视觉文化的关键问题域二、审视当代视觉文化的四重维度三、对视觉文化差异的重构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当代视觉文化透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