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延礼著
页数:2102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201051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确定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本书曾获全国高等学校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全国第三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山东省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九项奖励。
作者简介
郭延礼,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现任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出版过个人学术专著20余种,其《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三种被国家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另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1988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首批“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0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其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文学、近代翻译文学、中西文化交流和近代女性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下,以中华民族广阔的历史文化为素材,系统而有重点地描述了我国多民族的近代文学发展的风貌,剖析了近代文学在吸收、融合西方文化以及创新方面的经验和局限,客观评价了近代文学创作的成就和历史地位。
本次对初版做了全面修订,并增补了《二十世纪初期(1900—1919)的女性文学》一章。
目录
绪论:觉醒·蜕变·开放
——中国近代文学的宏观审视
第一编 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文学(1840—1873)
概说
第一章 近代文学的开山祖:龚自珍
……
第七节 龚自珍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政治家的文学活动:魏源和林则徐的诗文
……
第三章 粤闽桂三诗人:张维屏、张际亮和朱琦
……
第四章 名震东南的姚燮
第一节 姚燮的生平和创作
……
第三节 宋诗派的主要诗人何绍基、邓显鹤和莫友芝
第七章 太平天国的文学活动
……
第八章 太平天国革命阵营外的两位诗人:金和与江湜
……
第五节 江湜的《伏敔堂诗录》
第九章 壮、蒙、回族四诗人
第一节 壮族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诗人郑献甫
第二节 蒙古族第一位女诗人那逊兰保
第三节 蒙古族著名诗人古拉兰萨
第四节 回族诗人马之龙
第十章 蒋春霖和近代初期的词
第一节 近代初期词概况
第二节 词中的爱国主义
第三节 杰出的词人蒋春霖
第四节 满族女词人之冠:顾太清(西林春)
第五节 常州派的后劲:庄棫和谭献
第六节 闺秀中的奇才:吴藻
第十一章 近代桐城派散文
……
第十二章 近代初期的小说
第一节 侠义、狭邪小说的嬗变
第二节 俞万春及其《荡寇志》
第三节 渗透着人民审美情趣的长篇《三侠五义》
第四节 满族著名小说家文康和他的《儿女英雄传》
第五节 写优伶和妓女的长篇:《品花宝鉴》、《青楼梦》和《花月痕》
第六节 近代初期的文言短篇小说
第十三章 蒙古族杰出的小说家尹湛纳希
……
第十四章 近代初期的戏剧
第一节 古典戏剧的衰落与近代戏剧的变化
第二节 黄燮清的生活与创作
……
第八节 一出具有悲剧色彩的闹剧:《招隐居》
第十五章 刘熙载和他的《艺概》
……
第十六章 新旧交替的文学理论
第一节 近代初期的文学理论概况
第二节 包世臣和蒋湘南的文学思想
第三节 林昌彝的《射鹰楼诗话》及其他
第四节 方东树的《昭昧詹言》
第五节 谭献的词论及其他
第六节 梁廷枏的《藤花亭曲话》
第七节 蒙古族文学批评家哈斯宝
第二编
资产阶级维新时期的文学(1873—1905)
概说
第十七章 走向世界的诗人黄遵宪
……
第十八章 康有为、谭嗣同及其他新派诗人
第一节 康有为的诗歌创作
第二节 康有为的海外诗
第三节 康有为的审美理想和康诗的艺术风格
第四节 谭嗣同的诗歌
第五节 谭嗣同诗的艺术个性
第六节 夏曾佑、蒋智由及其他
第七节 华侨诗人丘炜萲
第十九章 台湾诗坛及丘逢甲
……
第二十章 近代文学革新运动的主将梁启超
第一节 梁启超的生平与创作
……
第六节 梁启超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第二十一章 满族诗人爱新觉罗·宝廷及其他
第一节 满族诗人宝廷、盛昱
第二节 蒙古族诗人延清
第三节 壮族诗人黄焕中及其他
第四节 白族诗人赵藩
第五节 藏族诗人米庞嘉错和他的《国王修身论》
第二十二章 从散文新变到近代白话文热潮
第一节 散文改革的先声
第二节 近代报章 政论体的开拓者:王韬
第三节 王韬的游记散文及其他
第四节 “新文体”的前奏:康有为、谭嗣同的散文
第五节 近代白话文热潮
第二十三章 近代小说的繁荣与“小说界革命”
第一节 近代小说的繁荣
第二节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闪光
第三节 近代中期的小说理论
第二十四章 李宝嘉的小说及其文学活动
……
第二十五章 吴沃尧的小说创作
……
第二十六章 刘鹗和他的《老残游记》
……
第二十七章 近代中期的其他小说
第一节 《海上花列传》及其他吴语小说
第二节 《负曝闲谈》和《冷眼观》
第三节 连梦青及其《邻女语》
第四节 岭南羽衣女士与《东欧女豪杰》
第五节 《苦社会》及其他
第六节 王韬的文言小说
第二十八章 “同光体”及其他诗派
第……
第五节 汉魏六朝诗派诗人王闿运及其他
第六节 中晚唐诗派与樊增祥、易顺鼎
第七节 诗僧敬安
第八节 刘光第和林旭
第二十九章 近代四大词人及常州派词论的发展
第一节 本时期的词
第二节 近代四大词人之冠:王鹏运
第三节 异军突起的文廷式
第四节 郑文焯的词
第五节 朱祖谋的词作及其词学
第六节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
第七节 况周颐及其《蕙风词话》
第三十章 林纾及近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近代翻译文学的兴起
第二节 严复的翻译理论及严译名著
第三节 林纾的生平及其文学活动
第四节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
及林译代表作
第五节 “林译小说”的评价与影响
第三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
(1905—1919)
概说
第三十一章 革命文豪章太炎
……
第三十二章 秋瑾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先驱者的文学活动
第一节 秋瑾及其诗歌创作
第二节 秋瑾诗词的艺术风格
第三节 秋瑾的弹词《精卫石》及其他
第四节 邹容与陈天华
第五节 周实与宁调元
第六节 林觉民和他的《与妻书》
第三十三章 南社与柳亚子
……
第三十四章 南社四大家:陈去病、高旭、马君武、苏曼殊
第一节 陈去病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高旭的诗歌
第三节 马君武的诗歌
第四节 诗僧苏曼殊
第五节 苏曼殊的小说
第三十五章 南社其他重要诗人
第一节 三原诗人于右任
第二节 黄节 与诸宗元
第三节 南社女诗人:徐氏姊妹与吕碧城
第四节 张光厚与王德钟
第三十六章 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诗歌
第一节 壮族诗人农实达和曾鸿燊
第二节 蒙古族诗人贺什格巴图和嘎莫拉
第三节 蒙古族诗人三多
第四节 白族诗人周钟岳和赵式铭
第五节 彝族诗人余若瑔
第六节 土家族革命诗人温朝钟和席正铭
第三十七章 近代政论作家及其他
第一节 章士钊的逻辑政论
第二节 黄远庸
第三节 单士厘和她的国外纪游
第三十八章 曾朴和他的《孽海花》
第……
第四节 曾朴与法国文学
第三十九章 资产阶级革命小说家黄世仲及其他
……
第四节 《六月霜》与《黄绣球》
第五节 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几部小说
第六节 短篇小说的新成就
第四十章 鸳鸯蝴蝶派及其他
第一节 关于鸳鸯蝴蝶派
第二节 徐枕亚与《玉梨魂》
第三节 李定夷和吴双热
第四节 包天笑和周瘦鹃
第五节 黑幕、侦探和武侠小说
第四十一章 20世纪初期(1900—1919)的女性文学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的女性小说家群
第二节 20世纪初期的女性翻译文学家群
第三节 20世纪初期的女性政论文学家群
第四节 南社女性作家群
第五节 20世纪初期女性文学的新特点
第四十二章 近代戏剧界革命与话剧的诞生
第一节 近代戏剧界革命
第二节 汪笑侬与京剧改良
第三节 川剧改良公会、易俗社及其他
第四节 地方戏的繁荣与京剧的兴盛
第五节 早期话剧
第四十三章 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前的翻译文学
第一节 本时期的翻译文学概况及其主要特点
第二节 苏曼殊、马君武和辜鸿铭
第三节 周桂笙和徐念慈
第四节 陈景韩、包天笑和周瘦鹃
……
第四十四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理论
……
第三节 吴梅的戏曲研究
第四节 蔡元培的美育思想
第四十五章 王国维的文学批评
第一节 王国维的文学生涯
第二节 《〈红楼梦〉评论》
第三节 《人间词话》
第四节 《宋元戏曲史》
第五节 王国维的美学观
结束语 近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历史联系
人名索引
主要研读书目
修订本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