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荀子全译

封面

作者:荀况

页数:539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10836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荀子全译》是对《荀子》的介绍。《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目录

前言

一、劝学

二、修身

三、不苟

四、荣辱

五、非相

六、非十二子

七、仲尼

八、儒效

九、王制

十、富国

十一、王霸

十二、君道

十三、臣道

十四、致士

十五、议兵

十六、强国

十七、天论

十八、正论

十九、礼论

二十、乐论

二十一、解蔽

二十二、正名

二十三、性恶

二十四、君子

二十五、成相

二十六、赋

二十七、大略

二十八、宥坐

二十九、子道

三十、法行

三十一、哀公

三十二、尧问

前言

  荀卿,姓苟,名况,时人尊号为卿。胡文仪《郇卿别传》云:荀子为周郇伯公孙之后,故又氏孙,称孙卿子。生于周赧王时(约公元前313年),卒于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8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对荀况的生平有过简略的记载:“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又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排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这里所说“序列著数万言”,《汉书·艺文志》录为33篇,唐代杨惊为之作注,分为20卷,32篇,即今之《荀子》。清代中叶以后,研究《荀子》者颇多,谢墉、卢文強、王念孙、刘台拱、郝懿行、汪中、顾广圻、陈奂、俞樾、王引之等人对《荀子》作了校释。清人王先谦汇集清代学者研究成果,作《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荀子简释》在清代诸家校订的基础上,又作校释。197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注释、中华书局出版的《荀子新注》及杨柳桥著的《荀子诂释》等书亦分别对《荀子》进行了释译。

  战国末期,是中国奴隶制度走向彻底崩溃,封建制度不断巩固和发展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这个时期,既有没落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又有新兴地主阶级中不同集团、不同阶层的矛盾,还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在这诸多的矛盾中,最根本的是建立、巩固封建制度同维护、复辟奴隶制度的矛盾,“诸侯异政”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荀子生活的战国末期,这种斗争结局已趋明朗,“诸侯异政”即将结束,割据走向统一,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建立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节选

二、修身

  (题解)

  本文论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良好道德修养的标准,以及培养良好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

  荀子认为:道德修养是关系个人安危、国家安危的大事。他以符合礼义作为良好道德修养的准则,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他认为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最直接的途径是:严格要求自己,按礼义行事;最关键的是要获得良师的教导,而最能发挥作用的方法是专心一致。

  (原文)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也,菑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诗》日:“嗡嗡訾訾,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此之谓也。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荀子全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7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