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化景观营建与保护

封面

作者:吴庆洲著

页数:59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1121964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吴庆洲著的这本《文化景观营建与保护》内容包括中国景观集称文化研究、城市文化景观、园林文化景观、宗教文化景观、乡土文化景观、建筑装饰文化景观等。全书可供广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风景园林师、建筑文化爱好者等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吴庆洲,广东梅县人,1945年3月出生。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士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1987年获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87~1989年到英国牛津留学,曾在英国9所大学讲学。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东方建筑文化研究所所长,建筑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史学会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多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广州建筑》、《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上、下)、《中国客家建筑文化》(上、下)、《中国古城防洪研究》等专著多部。主持“建筑文化研究”获2000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佛山兆祥黄公祠修复”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荣誉奖;“中山翠亨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获2007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番禺石楼镇大岭村村庄规划”获2009年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获200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2010年“中国古城规划与防洪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古城防洪研究”项目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年“中国古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项目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贵州安顺鲍家屯水碾房修复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1年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卓越奖(最高奖),“中山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项目获2011年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优秀项目一等奖、获201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目录

绪言第一章 中国景观集称文化研究 第一节 集称文化和景观集称文化 第二节 中华景观集称文化的起源和演变(西周至南北朝) 第三节 唐代十景、十五景、二十景诗和图画 第四节 自然山水景观集称——从永州九记到名噪一时的潇湘八景 第五节 继嘉州十五景后的城市名胜景观集称——虔州八境 第六节 第一个园林名胜景观集称——西湖十景 第七节 最早的建筑名胜景观集称——隋代光明寺三绝 第八节 景观集称文化的发展 第九节 景观集称文化的内涵第二章 城市文化景观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水系与城市文化景观 第二节 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 第三节 中国城楼的建筑艺术 第四节 关于城市美的思索——从牛津城的天际轮廓线谈起 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牛津 第六节 北方雅典——爱丁堡 第七节 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 第八节 亚德里亚海的明珠——杜布罗夫尼克 第九节 阿尔伯特纪念碑 第十节 广济桥历代的营建第三章 园林文化景观 第一节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的兴废及其启示 第二节 南汉遗迹药洲园建筑设计 第三节 石林揽胜 第四节 雕塑艺术之花——广州雕塑公园 第五节 香港海洋公园 第六节 英国布伦海姆府邸的建筑和园林第四章 宗教文化景观 第一节 太阳崇拜文化与建筑意匠 第二节 佛教与中国名胜园林景观 第三节 北京妙应寺白塔 第四节 北京北海白塔 第五节 苏州北寺塔 第六节 塔尔寺谈塔 第七节 巴黎圣母院 第八节 圣索菲亚大教堂 第九节 圣保罗大教堂第五章 乡土文化景观 第一节 贵州小都江堰一安顺鲍屯水利 第二节 贵州鲍家古水碾房保护和修复 第三节 围龙屋与太极化生图式 第四节 防匪防盗又防洪的民居—一广东连滩邱光仪大屋 第五节 摩梭人的建筑——女儿国采风录 第六节 人境庐建筑与诗事 第七节 梁启超故居和纪念馆 第八节 大埔枫朗维新楼第六章 建筑装饰文化景观 第一节 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 第二节 中国传统建筑的脊饰与文化 第三节 台湾道教建筑的脊饰艺术 第四节 云南塔顶的金翅鸟 第五节 台湾朝天宫的脊饰艺术 第六节 台湾新竹都城隍庙的装饰艺术 第七节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第八节 装饰艺术的奇葩——扇形拱顶插图目录参考文献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化景观营建与保护》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