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诗文本细读十三章

封面

作者:段从学

页数:20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24781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从百年中国新诗史中,精心选择郭沫若、戴望舒、穆旦、翟永明、张枣、臧棣等诗人的十三首(部)作品,邀请国内实力派中青年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全书打破通行文学史教材的思维惯性,把文本细读当作独立的研究方法,敞开了一条以中国现代新诗为本体的细读之路。

作者简介

段从学,云南省大姚县人,先后就读于西南大学、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新诗评论》《文艺争鸣》《新文学史料》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专著《“文协”与抗战时期文艺运动》《穆旦的精神结构与现代性问题》等三种。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既不同于坊间流行的赏析,又有别于以英美新批评为标榜的细读之作的研究型教材。全书从百年中国新诗史中,精心选择郭沫若、戴望舒、穆旦、翟永明、张枣、臧棣等诗人的十三首(部)作品,邀请国内实力派中青年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全书打破通行文学史教材的思维惯性,把文本细读当作独立的研究方法,敞开了一条以中国现代新诗为本体的细读之路。书中案例广泛而恰当,论述精彩深入,文字表述富有个性,是国内外最部以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读者对象的研究型教材,也适合专业研究者、新诗作者等使用和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天狗》:狂躁又科学的“身体”想象……………………….1
《天狗》与《女神》的时代精神 …………………………………………………………1
解剖室与人格的养成 …………………………………………………………………………5
狂躁而又科学的“身体” ……………………………………………………………………7
第二章 《雨巷》:古典的感伤,还是现代性的游荡?…………….14
古代性视域里的分歧 ……………………………………………………………………….14
新感觉派的共同感 …………………………………………………………………………..16
两种“现代”观与现代性 ………………………………………………………………..22
波德莱尔的影响 ……………………………………………………………………………..25
现代性的欲望生产机制 ……………………………………………………………………27
第三章 《白螺壳》:卞之琳多思的“宿泪”………………………….32
写作背景 ………………………………………………………………………………………..33
“我”的“惊叹” ……………………………………………………………………………..34
“我”的感悟 …………………………………………………………………………………..35
“白螺壳”的自嘲 ……………………………………………………………………………37

 多思的“宿泪” ……………………………………………………………………………….38
“智性”的维度 ……………………………………………………………………………….42
第四章《古城》:“边城”荒野的孤独少年行…………………………47
何其芳的“《古城》” …………………………………………………………………………47
北平诗人的“古城” …………………………………………………………………………51
“古城”中的何其芳及其他 ………………………………………………………………55
第五章 穆旦《诗八首》细读……………………………………………60
第一首 ……………………………………………………………………………………………60
第二首 ……………………………………………………………………………………………62
第三首 ……………………………………………………………………………………………63
第四首 ……………………………………………………………………………………………66
第五首 ……………………………………………………………………………………………67
第六首 ……………………………………………………………………………………………69
第七首 ……………………………………………………………………………………………71
第八首 ……………………………………………………………………………………………72
文本背后的文化关联 ……………………………………………………………………….74
第六章 《射虎者及其家族》的“未完成性”………………………..78
版本流变 ………………………………………………………………………………………..78
基本内容与修改的焦点 ……………………………………………………………………81
力扬的“自然”叙事空间 ………………………………………………………………..92
试探“另一种写法” ……………………………………………………………………….100
第七章 《和平的最强音》:从现实需求到历史普遍性…………..106
石方禹和红色诗歌的阐释问题 ……………………………………………………….106
“和平”作为普遍的正义 ………………………………………………………………..108
定义普遍性:作为文化权力的“和平” ……………………………………………114
小结 ……………………………………………………………………………………………..118
第八章 牛汉:为什么要《悼念一棵枫树》?……………………119
一首“透明”的诗? ……………………………………………………………………..119
“这首诗”的结构与节奏 ………………………………………………………………..120

 目 录
人的复活 ………………………………………………………………………………………124
自然之死的生命意蕴 ……………………………………………………………………..126
第九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暖与绝望…………………..133
温暖的诗,还是绝望的诗? …………………………………………………………..133
一个告别的仪式 ……………………………………………………………………………136
告别中的希望和再生 ……………………………………………………………………..141
第十章 《乡村茶馆》的“现实”与词语建筑学…………………..144
“女性诗歌”的得与失 ……………………………………………………………………144
作为参照的《静安庄》 ……………………………………………………………………145
“建筑”与栖居 ……………………………………………………………………………..148
写诗,或者说建筑生活的乐园 ……………………………………………………….153
“看见”,或曰超越事物本身的美 ……………………………………………………157
分叉的时间及其个人呈现 ………………………………………………………………167
第十一章 《菠菜》的日常生活政治………………………………….173
“菠菜”的位置与指向 ……………………………………………………………………173
重构诗歌与现实的联系 ………………………………………………………………….178
第十二章 《镜中》:从“传统”之镜中眺望自身…………………183
张枣的“传统”观 …………………………………………………………………………183
《镜中》诗意空间的生成 ………………………………………………………………..185
“元诗”意识与“传统”之镜 …………………………………………………………191
第十三章 “《全装修》”时代的“元诗”意识……………………..195
“对语言本体的沉浸”及其问题 ……………………………………………………..195
语言的解禁与幽闭 …………………………………………………………………………198
隐秘的对话 …………………………………………………………………………………..201
“元诗”的现实与魔幻 ……………………………………………………………………203
后记……………………………………………………………………………20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诗文本细读十三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6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