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封面

作者:李业陶著

页数:257

出版社: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40999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为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经历、观察和感悟写出的亲感实受,以通俗的语言、优美的文字或宣传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或呼吁开车人提高自身素养,或讴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篇篇充满正能量,其中多篇文章曾见诸于报纸、杂志与网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点亮心中的红绿灯”,强调遵章行驶,突出安全行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开车是一场修行”,说说思想改造,有车了更应该有“车德”;第三部分“开车的人最应该学些什么”是开车人应该掌握的基本用车技巧。精炼,实用,读者能够从这些文章中读出些什么悟到些什么。

作者简介

  李业陶,山东省广饶县大王镇王李村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1948年出生,1968年入伍,1979年转业到地方党政机关工作,2006年内退,内退前为广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3年退休。先后有文章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国际商报》《大众日报》《山西日报》《新民晚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及《山东文学》《理论学刊》《人口与计划生育》《京都山东人》《金山》《辽河》《作家村》等140余家报纸、杂志刊发。2012年出版散文集《散香》,2013年出版散文集《隔辈亲》,另有部分作品在征文中获奖或被收入专著。

本书特色

  作者提倡在开车的日子里改造自己,升华精神境界;在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开好车,文明安全出行。这看似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人行为,但如果能变成大家的共识,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不但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交通秩序能够变成现实,而且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大有裨益,从而为创建文明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文章篇篇充满正能量,其中多篇见诸报纸、杂志与网络。书中收入的文章都是作者亲感实受,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目录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别把“开慢点儿”当成耳旁风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礼让行人,从我做起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三十六计,“让”为上计
不拉手刹之有错须改
文明礼让路自宽
切实提防“乱挡分子”
勿做单手“车神”
开车,不带这么逼人的
慎赶绿灯末班车
严查七类交通违法行为与我有关
吃一堑就得长一智
为自己的不良用车记本账
规定不尽合理也应老老实实遵守
我家乘车有规矩
我为他人亮起灯
驾车莫穿高跟鞋
不守规矩必酿苦果
停车后最好绕车一周检查
冬夜惊魂只因盲目乐观
开车切莫夜郎自大
等待绿灯时不可玩手机
无关开车的事我一概不关心
疲劳驾驶要不得
仅仅是恨远远不够
行车提防的不是交警
开车是一场修行
有些宽容不能用于自己
有理让三分不是示弱
上风上水还须文明
停车如做人
洗车如洗脸
开车是一场修行
有车了,请长点儿“车德”
行走在一念之间
最好的监控是自律
不计小剐蹭,避免大麻烦
不违章等同于创造财富
大可不必事事与人比
每一次上路都是考试
小动作也可能事关大问题
凡事不预则废
有车少开好处多
从抢与让说起
停车顾头不顾腚可不好
开车遇到事故就有话好好说
有人揭短是好事
情谊远比利益重
遇事不慌是一种修养
有理就率性说出来
肇事逃逸是罪孽行为
侥幸心理要不得
行车不可碰触的三大底线
为曝光不文明交通行为点赞
将心比心是做人美德
大度赢得“原始股”
开车的人最应该学些什么
开车的人最应该学些什么
新手也可以轻松上路
优秀女车手的养成
不可不知的购车秘籍
买车险关键在于选择
家用汽车改装须谨慎
车上该带些什么
热车简说
别拿择路不当回事
城市行车要则
慎防被动闯红灯
高速度莫忘高风险
既知“惹不起”,就该“敬而远之”
停车是个技术活
雾时开好车还得学着点
团雾来袭有对策
洗车原来有学问
能省则省的燃油费
爱车保养小贴士
汽车保养省钱有招
常见故障应急处置方法
“万一”来了怎么办
做一个会维权的开车人
后记

节选

  《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别把“开慢点儿”当成耳旁风  加完油,准备开车离开,加油员对我说:“开慢点儿!”我回应一声:“谢谢。”然后缓缓起步。  “开慢点儿”这话,不知听过多少回了。探亲访友、外出办事、每一次告别,几乎都能听到这句话,而每次听到,心里都是暖暖的。  “开慢点儿”,相当于日常送客时的“慢走”,蕴含着依依不舍的感情色彩,既符合传统礼仪,又代表着现代精神文明,无论说者与听者关系是亲是疏,一句“开慢点儿”,足以从感情上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但是,一声“开慢点儿”,不仅仅是礼貌,更表达了对驾车者安全的关切。  如果开车的人切实把“开慢点儿”记在心里,时时绷紧“开慢点儿”这根弦,行车安全系数就会更高一点。路口开慢点,特殊路段开慢点,即使在宽阔的道路上也没有必要肆无忌惮地“放野马”。同样遇到意外情况,车速慢一点,就有回旋的余地,甚至可以规避事故;反之,“十次肇事九次快”,已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验证出来的事实。  本来,有关管理部门依据法规和实际情况对不同道路、不同路段的行车速度有着明确的限制,约束人们“开慢点儿”,采取这样的措施,是对驾车人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遗憾的是事关生命财产安全、违章超速行驶的事情时有发生,或者越快越好,或者争道抢行,更有甚者“勇”闯红灯,这样的行为,自然存在危险因素。  说起闯红灯,我曾在一家报纸上看到过有文章介绍经验,说红灯时做好准备,绿灯亮起立刻加大油门,快速通过路口。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几遍,觉得很不得劲。文章的作者不但对交通法规理解有误,而且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不负责任。城市道路行车本来就有限速规定,接近路口更应该减速,绝不是能开多快就开多快。有朋友说得好,“抢行无异于抢祸”,稳妥的司机接近和通过路口时往往半踩刹车,即使遇到突然情况也能泰然处之,倘若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味求快,就离出事不远了,前不久所闻“绿灯头撞上绿灯尾”事件,应该就是很好的佐证。  闯红灯比一般抢行更为危险,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总是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尤其在没有监控、录像设备的路口,闯红灯现象屡有发生。我在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曾经几次目睹一位年轻的女士硬是从逆行车道闯过红灯,那架势,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也是到学校接孩子的,我就不理解,如此拿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安全不当回事,难道就没有人对她说过“开慢点儿”?  有人嘱托“开慢点儿”是福分,千万别听得多了就不珍惜而当成耳旁风。  放下手机,立地成佛  儿子和一位同事过马路时遭遇了车祸,儿子左腿腓骨骨折还有几处擦伤,虽然要受一些苦痛,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没有生命危险。儿子的同事却没有那么幸运,身上多处骨折,最严重的是头部受伤,尽管做了三次开颅手术,却迟迟没能醒来,七八天过后依然没有脱离险境。  车祸发生在一个夜晚的九点左右,第二天上午我看了车祸现场,那是马路靠近人行道的一侧,一条宽约六十厘米、长约两米的血迹,横贯自行车便道并延伸喷洒在路沿石上,令人触目惊心。看过现场之后,我很奇怪司机为什么偏离了正常的行驶方向,而且现场没有任何刹车痕迹。  车祸发生之后,司机在第一时间逃逸了,逃逸行为的确令人愤恨,但只是愤恨也不解决任何问题,医护人员、亲属、同事、朋友最着急的是救助伤员。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点亮心中的红绿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