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城市郊区的家-封闭社区和周边邻里

封面

作者:封丹

页数:14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305337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型封闭社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由封丹著的《城市郊区的家–封闭社区和周边邻里》围绕封闭社区,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考察等方法,探讨纵向对比不同历史阶段居住区形态,横向对比不同国家封闭社区的发展;围墙等边界的作用意义及对地方的影响;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社会关系;从“边界”和“家”的视角解读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身份和归属感等问题。本书适合从事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高等院校学生阅读。

本书特色

大型封闭社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现象。本书围绕封闭社区,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式考察等方法,探讨纵向对比不同历史阶段居住区形态,横向对比不同国家封闭社区的发展;围墙等边界的作用意义及对地方的影响;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社会关系;从“边界”和“家”的视角解读封闭社区内外居民的身份和归属感等问题。

目录

1 绪论
1.1 “家”的内涵
1.2 郊区化和封闭社区
1.3 广州的住宅郊区化
1.4 研究问题
1.5 案例地和数据

2 社会文化制度对封闭社区发展的影响一一中国和荷兰的对比研究
2.1 封闭社区在全球发展
2.2 封闭社区的发展机制
2.3 我国封闭社区发展相关研究
2.4 封闭社区在中国和荷兰的发展差异
2.5 社会文化制度对封闭社区的影响
2.6 结论

3 飞地效应:物质和社会景观破碎化
3.1 封闭社区的飞地效应
3.2 物质景观的破碎化
3.3 对周边社区的空间影响
3.4 结论

4 飞地效应:封闭社区与周边邻里的关系
4.1 “飞地”的社会表征
4.2 围墙与日常活动空间
4.3 围墙与邻里社会关系
4.4 结论和讨论

5 围墙的意义:围墙内外居民的视角
5.1 围墙的意义
5.2 居民对“封闭”意义的感知和态度
5.3 围墙外地方居民的感知和态度
5.4 结论和讨论

6 大城市郊区“家”的社会构建
6.1 景观的象征性意义
6.2 围墙和大门的象征性
6.3 家和边界
6.4 广州郊区的家、权力和身份
6.5 小结

7 结语
7.1 封闭社区和分裂城市的关系
7.2 封闭社区和“虚假”地方(Pseudo-Places)
7.3 围墙和大门的象征性
7.4 实践意义:围墙该不该建?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城市郊区的家-封闭社区和周边邻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9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