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强中华
页数:352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01017932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汉荀学研究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共8章约33万字。主要论述了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秦汉士人对荀子生平的记述及学派归属的认定;二是秦汉时期的天人观与荀子的关系,分析了秦汉主流天人观与荀子的分歧及其原因,秦汉部分天人观与荀子天人观的契合,特别是王充的天人观与荀子之联系与区别;三是秦汉时期的人性论与荀子的关系;四是荀子的儒学精神与汉代儒学的关系,包括荀子对儒学的批判及荀子的“大儒”理想,汉代儒学发展历程及与荀子之关联,汉代通经致用与荀子经学精神之关系;五是汉代《诗经》学与荀子之关系;六是汉代礼乐如《史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白虎通义》等的礼乐思想与荀子的关系,以及秦汉礼乐实践的荀学理路;七是秦汉法律与荀子之关系,以及荀子的法律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本书关于荀学的研究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汉荀学研究的学术专著,也是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最终研究成果。
本书共8章约33万字。主要论述了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秦汉士人对荀子生平的记述及学派归属的认定;二是秦汉时期的天人观与荀子的关系,分析了秦汉主流天人观与荀子的分歧及其原因,秦汉部分天人观与荀子天人观的契合,特别是王充的天人观与荀子之联系与区别;三是秦汉时期的人性论与荀子的关系;四是荀子的儒学精神与汉代儒学的关系,包括荀子对儒学的批判及荀子的“大儒”理想,汉代儒学发展历程及与荀子之关联,汉代通经致用与荀子经学精神之关系;五是汉代《诗经》学与荀子之关系;六是汉代礼乐如《史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白虎通义》等的礼乐思想与荀子的关系,以及秦汉礼乐实践的荀学理路;七是秦汉法律与荀子之关系,以及荀子的法律思想对现代的启示。
本书关于荀学的研究对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第一章 秦汉士人对荀子生平及学派归属的认定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天人观与荀子的关系
第一节 荀子的天人观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主流天人观与荀子的分歧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天人观与荀子的契合
第四节 王充的天人观与苟子异代同调
第三章 秦汉时期的人性论与荀子的关系
第一节 荀子的“人之性恶”论
第二节 韩非人情论与荀子性恶论的关系
第三节 韩婴、贾谊的人性论与荀子的关系
第四节 《淮南子》《春秋繁露》的人性论与苟子的关系
第五节 王充、荀悦的人性论与荀子的关系
第六节 秦汉时期人性论的理论困境
第四章 秦汉儒学与苟子的关联
第一节 荀子的“大儒”理想
第二节 秦汉儒学的荀学理路
第三节 汉代通经致用与荀子的关系
第五章 汉代《诗经》学与荀子
第一节 《鲁诗》与苟子
第二节 《韩诗》与荀子
第三节 《毛诗》与荀子
第六章 汉代礼乐与苟子
第一节 《史记》的礼学思想与《荀子》
第二节 《小戴礼记》与《荀子》
第三节 《大戴礼记》与《荀子》
第四节 汉代音乐思想与《荀子》
第七章 秦汉时期的法律与荀子的关系
第一节 荀子的法思想
第二节 秦朝的法律与荀子的关系
第三节 西汉初期的法律思想与荀子的关系
第四节 西汉中后期的法律思想与荀子的关系
第五节 东汉的法律思想与荀子的关系
结论















